阅读记录

第263章 师兄和师姐[1/2页]

影帝重回十八岁 纵马昆仑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有时候,一个大墓或者某个地宫的文物出土,就能够撑起一座博物馆,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比如湘省博物馆,可以说是马王堆撑起起来的。
     再比如海昏侯墓,出土的宝贝单独建一个博物馆都行。
     当然,并不是说其他文物不珍贵,只是相对来说,重要程度和珍贵程度不如这些地方。
     姑苏博物馆也是如此,作为一个地级市博物馆,能够跟各大省博物馆齐名,靠的就是两塔文物:虎丘云岩寺塔、瑞光寺塔。
     在宫泽理惠她们离开后,宁远看着机票还有些时间,就去逛了下这个博物馆。
     如果没有看寒山寺,宁远也不会升起这个兴趣,就像人们看了一部电影,或者一部后,就想去找相同类型的,就是这种心理。
     在里面,宁远看到了两件镇馆之宝,秘色瓷莲花碗,细腻又有种敦厚感,让宁远看了好一会儿,不过看更长时间的,还是真珠舍利宝幢,毕竟这个更复杂,做工也精巧,每一面宁远都看了许久。
     对于古代这些工匠,宁远是特别佩服的,尤其是在那个没有太多工具的时代,一点一滴都是琢磨出来的智慧。
     虽然来博物馆的人并不算多,但也有一些,好在这会儿是冬天,宁远穿着高领羽绒服,戴着帽子和口罩,也没人认出他来。
     看完后,宁远才打车去机场。
     在他想来,演员跟作家也差不多,不仅需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积累,更需要丰富的人生经历,学的越多,才越发现自己的浅薄。
     上次对秦莉老师做的那个承诺,也不算宁远因为那个通报的心血来潮,而是他真的想沉淀一下,有前世的经历,好戏根本拍不完。
     更何况他还有公司,就算不去拍,去参与投资,也能赚得钵满盆满,而大学的经历,是一天天溜走的,不会等他。
     还有话剧院。
     回到京城后,宁远先去话剧院报道,跟孟辉聊了对新戏《思凡》的想法后,就去学校报道了。
     第二天是周末,宁远依然雷打不动的起来晨练,在食堂吃过早饭后,宁远去买了些工具,然后回到宿舍,取出在寒山寺收集的枫叶,准备做点标本。
     宁远做的很细致,除了留一份给自己,其他的都准备送出去当做礼物。
     做好后,宁远拿去做了装裱。
     制作需要几天,但装裱,一天的功夫就可以取回来。
     宁远把其中几份邮寄到霓虹国,自然是给戏剧大师铃木忠志、东宝的松岗功、旬报的植草信和,岩波影院的岩波秋子,以及讲谈社的社长野间佐和子。
     当然,肯定还有于晓洁的。
     礼物并不贵重,但对于晓洁以外的这些霓虹人来说,应该是有很好的纪念价值,毕竟来自于寒山寺里的枫叶,而且现在已经进入十二月,距离元旦——霓虹国的新年,也快了。
     更何况,这还是宁远亲手做的。
     而对于晓洁来说,别说送一件礼物,每次接到宁远的电话,都让她非常高兴。
     宁远觉得,跟人的交往在平时,而不是真有事找他们了才联系。
     尽管宁远做这些,也有

第263章 师兄和师姐[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