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绝了,但接下来肯定还会追投。
     而那个时候,就不可能有宁远的份。
     当然,这其中也有风险,赔钱肯定不会赔,主要是回款速度会拉长——毕竟这年头的电视剧可不会只卖一家版权,而是分级别的,卖完卫视还可以卖地方台,以及电台。
     可偏偏,宁远愣是跟他说的那样似的——单纯帮忙,还一点不着急的就这么随口一说,然后就走了。
     我信你个鬼!
     而宁远哪怕走远了,心里也在嘀咕:“你这个老狐狸,我看你装到什么时候。”
     尽管宁远担心刘燕明他们不会让赵保刚等太久,但宁远也不能表现的太急切,还没上学的时候,宁远就学会了一句话: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宁大强教的。
     急了,就得把你嘴烫着,吹口气儿再吃也不晚。
     而刚刚,宁远就是来吹气儿的。
     不仅如此,宁远也不是全无底气,不过不在林凯他们身上,而是赵保刚——
     在之前,宁远可是亲眼看到林凯对这部剧干涉不少。
     除此之外,还有宁远的‘先见之明。
     有人的地方就有争议,更何况这本来就是一个因为利益而组建的团队,尤其是对于林凯代表的京城电视台来说。
     赵保刚要不是有海润老总刘燕明帮着撑腰,而且海岩也是海润的股东,站在赵保刚这边,否则很多时候面对林凯的意见,赵保刚就得妥协。
     而现在,如果让海润再投钱,估计够呛,毕竟成立还没几年的时间,能拿出这么多已经是大气魄了,这还是对赵保刚和海岩这对导演、编剧的信任。
     所以,刘燕明的海润方面即使追投也不会太多。
     而大头,肯定得京城卫视掏,这就会改变现在的投资局面,让林凯获得更大的话语权。
     每个导演对待自己的作品,就像男人对自己的女人一样,不喜欢别人插手,但有时候又迫不得已。
     实际上,在前世,赵保刚也同样在后期把钱花得差不多,最后由京城电视台拿大头追加投资。
     取得话语权的林凯他们,过后就安排了一个叫做刘力京的导演进来,说是担任赵保刚的副手,实际上一方面是混资历,另一方面就是充当林凯在这里的话事人——毕竟林凯不可能一直留在这里。
     所以,宁远相信赵保刚不可能不动心,毕竟宁远跟他们没什么瓜葛,而且作为剧组的一员,从哪个角度讲,也会站在赵保刚这边。
     而赵保刚主动找宁远,也会让他跟自己贴得更近一点。
     果不其然,撑到第二天中午,短暂的休息时,赵保刚就来找宁远了:
     “如果需要你追投,你能拿出多少。”
     既然看出宁远的心思,赵保刚又等不及,所以也懒得再虚与委蛇,直接跟宁远挑明。
     宁远想了想道:“还差多少?”
     “最少这个数。”赵保刚伸出两个指头,颇像比了个‘耶的手势。
     两百万。
     沉吟了一下,既然赵保刚打开天窗说亮话,宁远也没玩心眼,道:
     “我没什么问题,倒是林主任和刘总那边?”
    喜欢。
  

第244章 追投[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