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TVB比亚视晚十年开播,67年开播的时候,亚视在香江只手遮天——毕竟独一份。
     用未来无数虎妈的说法,绝对输在了起跑线上,还怎么赶?
     但就是这种被亚视垄断市场的局面,在一年后,就被TVB的自制剧《梦断情天》生生撕开一条口子,不到十年,TVB就骑在亚视头上,一骑就是四十年,直到……亚视破产。
     别说那个时候,就算2010年之后,BTA称霸,无数人都认为再无望超赶他们,但没几年的功夫,网购依然有京东厮杀而出,资讯平台有字节跳动的今日头条异军突起,最后在抖音的加成下成就一霸。
     这时候又有人说格局已定,但就是在淘宝和京东瓜分天下的时候,拼夕夕横空出世,再次杀出一条血路。
     到宁远回来前,拼夕夕和字节跳动,已经骑到了百度头上。
     就像那句话,心怀梦想,找对方向,就不会没有希望。
     TVB时代如此,过后的五十年,依然如此,起步晚,并不代表没有路走,甚至还能把别人的路走没。
     而TVB因为自制剧有了如此成绩,在邵逸夫先生的力主下,开始往电视方向发力,从71年开始,TVB模仿亚视开办艺员培训班,尽管是模仿,但在邵先生的手中,却远超亚视的培训班,被誉为香江明星的黄埔军校。
     尤其从80年那一期的苗侨伟、黄日华那一届开始,诞生出未来香江巨星的中流砥柱——
     诸如81级的刘德华、梁家辉、徐锦江……
     82级的梁朝伟、周星驰、欧阳震华、吴镇宇……
     83级的刘青云、吴君如、刘嘉玲、蓝洁瑛……等等。
     太多未来耳熟能详的大腕,都是从无线走出来的。
     或许邵先生自己也想不到,这个原本自产自用的明星培养基地,日后竟然撑起了香江,或者说是整个华人演艺圈的半壁江山。
     受益最多的首推香江电影——无论是台前还是幕后,从无线走向大银幕的艺人,几乎同步经历着香江电影的发展历史。
     而在那个时期,即使一张脸就让人可以用尽一切溢美之词的古田乐,在92级也只被录取为旁听生,可见竞争激烈程度。
     而亚视尽管开办更早的培训班,但却没有邵逸夫先生他们那种坚持和不服输,遇到业绩不行就转手,导致亚视起起伏伏,更让人心不稳。
     又有几个人有尹天照那种坚守?
     最后,在这种不断抛弃和放弃中,只要在亚视熬出了名,基本都转投或被挖到了TVB旗下。
     而在宁远前世,亚视因为在99年引进还珠,第一次收视爆表,不仅刷新了亚视30多年来的收视纪录,也同时打破TVB在黄金时段惯性收视的领导地位,让亚视大喜过望。
     而之后,尝到买剧甜头的亚视,也不花钱自制了,开始各种买剧——恰恰跟主推自制剧的TVB相反。
     亚视的演员没有片子拍,只能拿最低的基本工资,时间长了,哪还留得住人。
     再之后,亚视便一蹶不振,直到破产!
     实际上,即使99年香江的年度收视冠军,也依然不是亚视的还珠,而是TVB的节目《奖门人》

第233章 警告[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