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四十五章 归义九镇[2/2页]

我能召唤华夏英杰 破风剑客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意愿如愿以偿。
     蛮族诸王们以青仇为首,全部住进了长安。
     秦羽为了彰显自己的恩德,赐封青仇为大秦归义侯,左右贤王为关内侯,剩下的大小诸王也尽有官职赏赐!
     除了以上这些措施以外,乌古蛮国国除,改称大秦归义州,归义州首任州刺史由赵充国担任!
     这位历史上的蛮族克星自上台之后,便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首先他将归义州分为八个镇,八个镇的镇守全部由护羌校尉担任,以此来牢牢确认大秦对其的统治。
     归义州,刺史府内。
     “刺史大人,请您过目!”
     脸色俊朗的辛弃疾,恭恭敬敬的将手中写有归义八镇人口和土地面积的图表,呈递给了赵充国。
     辛弃疾是归义州长史,官职仅在州刺史赵充国之下。
     他此次来被派往归义州,是为了尽快让蛮族众人归心大秦。
     横渠先生并没有来归义州,他现在正在大秦国都长安办学。
     “嗯!”
     赵充国伸手接过图表之后,便将其摊开了。
     只见其上详细的记载了归义八镇的面积和人口。
     归义第一镇――宣化镇:有民约三百万户,其中青壮只占四分之一,宣化镇面积约为六分之一个冀州,其内水草丰盛,牛马成群!
     归义第二镇――大同镇:有民约二百一十万户,青壮占比约五分之一,大同镇面积约为五分之一个冀州,其内民风彪悍,且有大量入了品级的药草。
     归义第三镇――景阳镇:有民约二百六十万户,青壮占比约四分之一,景阳镇面积约为六分之一个冀州,其内水草丰盛,牛马无可计数!
     归义第四镇――飞狐镇:有民约一百七十万户,其中青壮占比为四分之一,面积同景阳镇相当,其内资源并不丰盛,牧民勉强维持生计而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归义第五镇――汾口镇:有民约一百二十万户,其中青壮占比约为五分之一,面积略微小于景阳镇,其内可大量开垦草场!
     归义第六镇――青勒镇:有民约一百零二万户,其中青壮占比约为五分之一,面积于景阳镇相当,其内资源贫瘠!
     归义第七镇――虎卧镇:有民约九十七万户,其中青壮占比约为二分之一,面积约莫有景阳镇的三分之一,镇内民风极其彪悍,且极其擅长射猎之事。
     归义第八镇――灵扬镇:有民约
     一百三十万户,其中青壮占比约为五分之一,面积小于景阳镇,其内有大量未开采的矿山!
     归义州的一户为五口,所以通过上述数据可以推出归义州人口约为七千万。
     “传我军令,令每一镇开始着手建立镇军,每一镇的镇军人数不可超过十万人,镇军军士的实力不可低于蜕凡境!”
     “同时,每一镇之内必须建有宣扬王化的大秦书院,而且每一镇的镇守必须接受皇城司的严格监督!”
     除了赵充国以上说的这些之外,大秦的营造司和宝丹司也会在每一镇内建立分部。
     本来大秦统兵司也想插一脚的,结果硬生生的让赵充国给挡了回去!
     将乌古蛮国完全控制在手里之后,大秦皇朝每年都可以,从其中得到巨量的牛羊马匹以及各种珍惜药草矿物。
     总之能得到的好处实在太多了,每征服一个霸主级别的实力,都能让大秦皇朝的国力暴增一大截。
     “遵命!”
     面容俊朗的辛弃疾,听完赵充国的举措之后,连忙开口应命。
    喜欢。
  

第二百四十五章 归义九镇[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