烁石的午间天气里,因嫌热不想自做饭,怕热的人们可以前往“格拉条”店里,去享受用凉水氽过之后的,拌有小半碗脂香四溢的浓稠芝麻酱,以及佐以丰富的大豆芽或小豆芽和撒上好几片荆芥嫩茎的,滑溜冰凉的,久负盛名的,用精面轧成的粗线状的,阜城美食格拉条。
当然了,若这样还是不解渴的话,可以再让老板拍上一两三根绿莹莹的甘甜多水的黄瓜,捣点剥去苞衣的娇滑黄白蒜泥,掐几捻刚从枝茎露出不久的鲜嫩馥郁的荆芥头子,淋漓几滴沁鼻的却让人回味无穷的芥末香油,就成了一道酥爽可口的消热解暑的夏日凉飨。
甚至,在夏季会逢阴雨天气,凉意初生,气温骤降,怕冷的人们还可以前去被冠为“天下第一面”的太和板面馆里,去食用热气腾腾的,面质紧致劲道的,浇有混合着朝天椒、茴香等香料做成的又辣又香的有零散几小块羊肉的臊子汤,以及面间藏有两三叶四季小白菜,而面上露着好几片薄荷香味的荆芥的羊肉板面,若再就着卤鸡爪、卤蛋以及麻辣豆腐干食用,那滋味,别提多爽了。
荆芥这种植物,对于阜阳人来说,记忆深刻,影响深重,以至于从某种角度上来说,阜城美食的最佳的味道搭配当属荆芥(仅从夏秋时令来说)。所以每年的炎炎夏日间,飒飒秋凉时,无论从阜城街角的卖着凉菜肉食的小吃车里,还是从街边的本地饭馆里,都能见到阜城店主豪爽的往食客所购的凉菜里,塞着散发着特殊香氛的荆芥的景象。
当然了,也因为世代阜阳人都与荆芥结下了不解情缘,所以荆芥这种植物,便成为了一代代远在天涯海角的阜阳人,沟通家乡的无声情物,而这千百年间的特殊情结,亦融入了一代代阜城人的骨血当中,成为了无数阜城人乡愁:每当阜城人背井离乡在外谋生之时,在天气熇熇的夏秋之季,最让身处异地的他们念念不忘的,以及最能排解他们乡愁的食物(之一)当属荆芥了,所以有些需要长期在外而归家不得的阜阳老乡,都会让自家亲戚寄点荆芥种子,然后春自育夏自收秋留种,每次掐几片鲜嫩茎叶下饭,为的,不仅是消解自身的馋意,还有提醒着自己,不要忘记家乡自己的根柢吧...
喜欢。
第122章 《秋泊词之人间每览倍思忖》[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