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 诱敌计划的艰难推进
在联合舰队的“华夏号”指挥舱,林轩盯着星图上慢慢靠近的厄煞舰队,机械手指在预设的伏击位置停了一会儿。
他没料到,对方的指挥官这么机灵,已经察觉到了不对劲。
但诱敌深入的计划已经开始,现在只能硬撑着继续执行。
这计划从一开始,就像是撞上了硬礁石,没那么顺利。
这场惨烈的诱敌战打了三天,把卡隆星到伏击区之间的星域,炸成了一条燃烧的通道。
第一天的引诱,故意做得笨手笨脚的。
亚瑟带领的100艘诱敌战舰,像银色的梭子一样,在卡隆星轨道外围的岩石块之间穿来穿去,还分成了20个小队。
他们借着能量乱流的掩护,一次次招惹那80艘追来的厄煞战舰。有时候,他们会用引力谐振炮试探着轰击采矿区的防御塔,蓝色的光束打在塔身上,炸开一圈圈冲击波。
这炮是通过叠加引力波制造时空波纹,能把分子之间的连接撕裂,对实体的战舰破坏特别大。
有时候,他们还故意让几艘战舰的引擎喷口超负荷运转,在大气层边上拖出特别显眼的等离子尾迹。
一开始,追击的厄煞战舰还很警惕,只在远处用红色的力场坍缩炮锁定他们的航线。
这种力场坍缩炮的原理是通过扭曲局部时空造成引力坍缩,对能量护盾的穿透力特别强,射程比谐振炮还要远2万公里。
直到亚瑟的舰队“慌慌张张”地往雾隐星域的方向撤退,还故意在身后留下三艘受伤的战舰当诱饵,厄煞战舰才有所行动。
那些战舰的护盾在卡隆星防御炮的轰击下闪烁不定,像濒死的猎物在原地挣扎。
厄煞舰队终于有行动了。80艘战舰分成两拨,50艘紧紧跟在后面追,30艘则去围攻那三艘受伤的战舰。
就在那三艘伤舰最后时刻引爆引擎,用爆炸产生的烟尘掩护大部队冲出卡隆星的防御圈时,厄煞舰队的追击队形已经被撕开了第一个口子。
第二天,双方在陨石比较少的地方继续交火。亚瑟的舰队不直着往后退了,而是靠着零星的岩石块走“S”形绕圈,每次转弯都正好躲到厄煞战舰打不到的角度。
他们算准了卡隆星的引力会干扰远程瞄准,特意把战场拉到行星的洛希极限边上。那里的潮汐力会让战舰的护盾能量不稳定,厄煞舰队的坍缩炮总打偏,光束打中陨石炸出来的金属块,反倒成了掩护亚瑟舰队的东西。
最关键的一次诱骗发生在午夜。
亚瑟的诱敌舰队故意装作燃料不够了,20艘战舰脱离了大部队,朝着小行星群靠过去。这一招果然管用,30艘厄煞战舰脱离了自己的大部队,追了上来。
等这些敌舰钻进小行星群后,诱敌舰队突然从两边冲了出来。他们用引力谐振炮发出的蓝光,在陨石之间织成了一张火力网,同时还发射了反物质鱼雷。
鱼雷携带的反氢与舰体正物质湮灭,产生的能量洪流可瞬间熔穿合金装甲,将追兵分割成三段,每段都被困在不同的陨石缝隙里。
虽然最终没能歼灭追兵,却成功让这30艘厄煞战舰与主力拉开了两小时的航程,为后续的伏击争取到了时间差。
这一天结束时,卡隆星的光晕已缩成星图上的一个蓝点,诱敌舰队损失9艘战舰,却将厄煞追击舰队诱向了伏击区的第一道能量乱流带。
第三天的诱敌战在伏击区外围的钕167结晶带打响。
亚瑟的诱敌舰队突然改变策略,不再撤退,而是依托结晶矿脉与厄煞舰队展开对攻。他们算准敌方骄横,故意在钕167结晶密集区露出侧翼。
当80艘敌舰追入这片区域,结晶矿脉突然爆发出强电磁脉冲,钕167的强磁性会干扰能量粒子的自旋,导致厄煞战舰的跨舰能量链路瞬间中断,护盾共享系统失效。
诱敌舰队的引力谐振炮立刻齐射,蓝色光束在敌舰表面炸开环形冲击波,7艘敌舰的装甲被震成碎片,残骸在能量乱流中翻滚成燃烧的火球。
剩下的敌舰慌忙后撤时,又被游击小队用反物质鱼雷分割成三段。
战场环境随战斗白热化愈发狰狞。甲烷结晶被炮火点燃,在真空里形成淡绿色火环。
这是甲烷与星际氧原子在高温下反应,产生的激发态分子会发出特定波长的荧光。
厄煞舰队的反扑愈发凶狠,坍缩炮齐射的光芒在结晶带炸开一个个扭曲的真空窟窿。诱敌舰队在此番冲击下损失惨重,阵型三度被撕裂,又三度借着陨石群的缝隙掩护完成顽强重组。
当卡隆星最后一缕微光隐没在星尘背后,诱敌舰队终于将残余的68艘厄煞追击舰,尽数引入了伏击区的核心地带。
三天的诱敌之路,最终在这片死亡星域画上了句号。不过,厄煞文明的120艘策应战舰始终远远躲在安全区域观察,并未随那68艘追击舰一同进入核心伏击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6.2 伏击战的爆发与危机
“报告!紧急报告!”通讯频道里突然炸出亚瑟带着电流杂音的呼喊,他的声音因急促的喘息微微发颤,“我们已成功将厄煞追击舰队引入核心区,但……但他们的策应舰队没动!至少一百艘还在伏击圈外游弋,距离太远,没有上钩!”
“机不可失,来多少打多少!”林轩的声音紧接着响起,400艘埋伏周围的联合舰队战舰如蛰伏的猎手从陨石后滑出。
这里的能量乱流已狂暴到能扭曲光束,远处卡隆星的工业废料云在视野里缩成一团污浊的褐点,而伏击带的陨石群正像等待捕猎的野兽,在黑暗中闪着冰冷的金属光泽。
莱拉夫人率领的200位念力师拂动指尖,万千道淡金色的灵丝如活物般窜出,如蛛网缠缚般精准锁死敌人战舰的炮管。
瑟隆长老的240位念力师催动“陨石动能弹”——数十块直径数公里的岩块被淡金色灵丝死死缚住,随着念力骤然爆发,灵丝如绷紧的巨弦将岩块猛地弹射出去,瞬间加速至亚光速。此刻,超高速物体的冲击力可媲美小型核弹,带着撕裂真空的呼啸撞向敌阵。
伏击战初期,联合舰队借着能量乱流与陨石群的掩护,将战术优势发挥到极致。
引力谐振炮依托钕167结晶带的强电磁环境,精准撕裂厄煞追击舰的护盾。
念力师们操控的陨石流顺着时空褶皱突袭,屡屡撞穿敌舰薄弱的引擎舱。
凭借对战场环境的熟稔,联合舰队以损失9艘的代价,将厄煞舰队68艘追击舰分割围歼至仅剩12艘,火力输出效率甚至短暂压制了敌方。
此时的联合舰队虽消耗不小,但弹药储备尚能支撑,念力师的灵丝也仍保持着稳定的光泽。
卡隆星基地的指挥中心内,巨大的全息沙盘上,代表追击舰的红点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黯淡。托尼站在沙盘前,指尖悬在半空,看着最后几簇红点被代表联合舰队的蓝线吞噬,瞳孔微微收缩。
“看来……我们掌握的情报出了偏差。”他对着通讯器开口,声音透过基地的扩音系统传出,平稳中带着一丝冷静的审视,“联合舰队的战争科技不止三级水准,这分明是突破了四级低等宇宙文明的战力。”
他抬手划过沙盘上诱饵舰队的行进轨迹,那里的能量残留数据正随着战场同步更新:“诱饵舰队之前故意压制实力,倒是比预想中聪明得多。”
话音刚落,他转身走向主控制台,按下红色通讯按钮:“策应舰队听令,立刻从侧翼星轨切入,以最大航速支援追击舰队,务必保留有生力量。”
就在此时,战术屏突然亮起刺目的红光。
120艘厄煞策应舰的引擎在战场边缘激起蓝白色涟漪,高速穿插进战场。
132艘对380艘,数字优势在科技代差面前不堪一击。
厄煞策应舰队的加入,瞬间逆转了战力天平。132艘战舰展开的集群护盾如铜墙铁壁,联合舰队的炮火击中后仅能激起零星涟漪。
对方坍缩炮的射程与穿透力远超预期,每一轮齐射都迫使联合舰队防线后撤数千公里。
更致命的是科技代差带来的资源压制,厄煞补给舰30分钟即可完成一艘战舰的能量补给,而联合舰队的弹药储备在连续8小时高强度交火后已见底,引力谐振炮的充能间隔从3分钟拉长至10分钟。
念力师们的灵丝在持续透支下愈发黯淡,莱拉夫人指尖的丝线甚至开始出现断裂的纹路,原本能操控百吨陨石的念力,此刻连维持小型防御屏障都显吃力。
“敌人的科技压制太明显了!我们快……快支撑不住了……”伊瑟拉战士在通讯频道里的嘶吼被爆炸杂音淹没。
当厄煞舰队的自适应护盾修复速度稳定在0.2秒/次,联合舰队的攻击彻底沦为徒劳。
联合舰队战舰在厄煞舰队坍缩炮的轰击下接连坠落,残存的200艘舰只连基本的防御阵型都难以维持。
念力师中开始出现因精神力透支昏迷的情况,失控的陨石流甚至误撞己方战舰。
曾经凭借战术与环境优势勉强抗衡的局面,已彻底沦为资源与科技碾压下的单方面溃败,防线的裂口如同被潮水冲刷的沙堤,在敌军持续的火力冲击下加速崩塌。
与此同时,埃隆发现空间标记信标的全息投影越来越模糊。
信标不断被流弹摧毁,仅剩的7个只能传回大致坐标。
战局正一步步滑向对联合舰队不利的深渊。
华夏文明的人们望着战术屏上不断失守的坐标,拳头攥得死紧,指节泛白。
那些曾被他们视作屏障的火力线,此刻像纸糊般被撕碎,每一道裂口都在吞噬着并肩作战的同伴,喉咙里像堵着滚烫的沙砾,连呼喊都带着灼痛。<
第26章 (总第155章)林轩的星际绝境与无人喝彩的胜利溃逃[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