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章 (总第46章) 跨系远航的优势剖析[2/2页]

太空流浪从手搓飞船开始 木易煜浩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技术合成所需材料。修复速度可达每秒1015个原子。34;量子之芯用数据流在空中投射出微观修复过程的全息影像,纳米机器人如同一支微观工程队,在破损处快速搭建原子结构。
     34;好家伙!这不就是一群纳米小工匠嘛!34;林轩机械手指在空中比划着,34;有了这层防护,甭管是陨石雨还是伽马射线暴,咱都能硬扛!34;
     话音刚落,实验室电子屏突然切换成暗物质云团场景。量子纠缠产生的幻彩光晕如流动的极光,在虚拟宇宙中勾勒出复杂的拓扑图案。林轩兴奋地凑近观察:34;嘿!这景象够魔幻的!ROB1号,启动模拟光谱分析仪,给这暗物质云团来个全身检查!34;
     34;模拟检测到高能粒子流!34;ROB1号发出警报,34;已触发纳米防护层辐射防护模式!34;
     电子显示屏中,高能粒子流与防护层碰撞,绽放出璀璨的流光溢彩,形成一道绚丽的宇宙光幕。林轩惊叹道:34;乖乖!这防护效果,跟开了特效似的!34;
     5.3 信息处理与学习的高效性
     量子计算室内,林轩机械面部浮现出数据流组成的笑容:34;量子之芯,咱来整点儿刺激的!分析一下上个月火星探测器传回的陨石样本数据,咱比比谁更快!34;
     量子之芯毫无感情地回应:34;请输入指令。34;
     34;就那个编号XJ789的陨石,把它成分、结构、来源地全给我扒出来!34;林轩的量子态意识流瞬间与量子之芯建立超维连接,无数数据流在意识空间中飞速流转。
     在他们意识深处,量子计算机阵列以每秒1032次的运算速度疯狂运转。陨石的化学成分、晶体结构、轨道参数等信息,如同被解构重组的拼图,在毫秒级时间内完成解析。
     34;XJ789陨石为碳质球粒陨石,含12%水冰,形成于45.6亿年前的小行星带......34;量子之芯几乎在林轩下达指令的同时便给出了答案。
     34;得!您这速度,要是参加宇宙信息处理大赛,指定拿冠军!34;林轩机械眼闪烁着兴奋的光芒,34;有了这能力,甭管遇到啥难题,咱都能秒速分析对策!34;
     此时,量子之芯突然在电子显示屏中,将广义相对论模型具象化为流动的金色网格。
     林轩围着显示屏转圈观察:34;嚯!爱因斯坦老爷子要是看到这可视化效果,指不定得乐开花!ROB1号,启动引力透镜模拟程序,咱试试解析这时空扭曲!34;
     随着基地内各种模拟推演不断深入,林轩愈发确信,他这量子态意识流与机械身躯的组合,正是跨系远航最完美的解决方案。面对浩瀚宇宙的未知挑战,他已做好准备,带着自信与乐观,规划着探索星辰大海的蓝图。
    喜欢。
  

第5章 (总第46章) 跨系远航的优势剖析[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