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砚,谈诗论画,闲暇时一同下棋,也没人能反对和制止。
     这种特殊待遇被认为是皇帝对后宫妃嫔的至高宠爱,超越了常规的“背宫”,被称为“走宫”。
     大清建国时间短,在此之前,享受过“走宫”殊荣的,只孝献皇后一人,孝献皇后初封为贤妃,不到一年的时间,就从贤妃晋封为贵妃、皇贵妃,还有“走宫”的荣宠。
     妍清从进宫就住在养心殿后殿,被皇上允许自由出入,如今又被晋为贵妃,比之当初的孝献皇后,只怕也不遑多让。
     想到孝献皇后的下场,太后娘娘心中暗自摇头,孝献皇后只有一子还早夭,妍清却又三子一女,大的已经长成,可以嫁人娶亲,小的也已经能站住,应当不会落的孝献皇后那般。
     太后娘娘的想法,妍清自然是不清楚的,她正在书房画钱币设计图,首先要确定面值,对于百姓来说,用的最多的其实还是铜钱。
     官方规定,一个铜板是一文钱,一千个铜板是一吊钱,一吊钱等同一两银子,不过铜钱和银价存在波动,有时兑换比例也有浮动。
     寻常百姓人家,或许能拿出几吊钱的积蓄,却未必能拿出一两银子。
     在妍清看来,一吊钱这种计数方式,还是不太方便,揣上几吊钱出门买东西,裤子不都得坠掉了呀。
     新华国早期用过一分钱的硬币,后来随着经济发展、通货膨胀,分币才逐渐退出市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妍清觉得分币和铜板的价值差不多,可以将铜钱改为铜币,面额具体分为一文、五文、十文、二十文、五十文、一百文、五百文。
     一千文的一吊钱,则直接改为银币一两,再往上还可以分为五两、十两、五十两、一百两五种面额。
     银子的市场流通,不如铜板广,主要集中在上层阶级,面额方面,妍清也没有像铜币那么具体。
     黄金和银子的兑换比例为一比十,不像银子和铜板的兑换比例那么夸张,黄金多用来做首饰和器具等,作为货币流通的比银子更少,妍清只暂定了一两、五两、十两和五十两四种面额。
     铜板外圆内方,正面为汉字年号,反面为满文,人民币硬币则是汉字、拼音和阿拉伯数字三种,和花草图案。
     妍清也不是专业的设计师,只能有样学样的照抄,正面上方为汉字面额,下方为小字年号,反面左侧为满文年号,右侧为面额,留出中间的图案位置,不同的面额,图案也不相同。
     铜板的七个面额图案,从十二生肖中选取,去掉不能用的龙,选了牛、兔、马、羊、鸡、狗、猪,都是民间常见的牲畜。
     银币的五个图案,用的是五岳山影,五岳分别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中国古代,认为高山“峻极于天”,对其加以崇拜,即称“岳。
     五岳是远古山神崇拜、五行观念相结合的产物,也是封建帝王仰天功之巍巍而封禅祭祀的地方,更是封建帝王受命于天、定鼎中原的象征。
     古往今来,皇帝在这里祭祀,僧人道士在这里修行念经,善男信女在这里烧香许愿,名人雅客也喜欢在这里赋诗作画,给五岳留下了丰富的人文遗迹。
     东岳泰山雄,西岳华山险,中岳嵩山峻,北岳恒山幽,南岳衡山秀,文人墨客更是在登五岳后,发出“五岳归来不看山”的慨叹,将标志性的山峰放到钱币上,妍清觉得十分合适。
     金币的图案比较简单,直接选用梅、兰、竹、菊四君子图案。
    喜欢。
  

第420章 钱币设计图[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