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是人们风调雨顺的太久,早已忘记闹天灾的年头。
     只有些年纪很大的人,或许小时候听长辈说起过。
     其实如果不是吴永达看到那些白纸黑字的数据,就连他都心里打鼓。
     实在是璟朝从建国一来,能够愈加繁荣的最大原因除了历代皇帝治理有方,就是从未出现过天灾人祸。
     吴永达原本以为像蓝粒粒这样在意粮食的人,是不会同意他过于保守的做法。
     没想到蓝粒粒拿起桌上的白纸,认认真真的照着数据划了条折线。
     虽然线条上下波动,但是明显可以看到,之前都是维持在特定的水平波动,而从去年夏天开始,水位就已经逐渐开始下降,到了今年春天,斜线更加陡峭。
     图表比一串串的数字更加直观,也更清晰的说明了问题的严重性。
     蓝粒粒说道:
     “你把这些数据再誊抄一份,旱稻的种子够吗?”
     吴永达微微一笑,
     “因为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双季稻上,哪怕大规模种植,也没多少人注意到。加上姑娘派人从南边运来的,足够您名下的水田种植。”
     蓝粒粒点点头,
     “那就趁这几天先把田地分个类。至于工资,你和他们说,不管会不会闹灾荒,粮食照发。不过如果真的出现灾情,秋收以后仍旧只能发陈米。”
     “好,我明白了,有您这句话,就算是给他们吃了定心丸了。”
     蓝粒粒摆摆手,比起这些人每年能帮她赚回来的粮食,这点工资实在是太低了。
     瞿瑾给其他地方的人工资都开的很高,说这叫效率工资。
     还整天说蓝粒粒就是黄世仁,时间久了,蓝粒粒都快觉得心虚了。
     唯一有些遗憾的就是原本以为今年能有个大丰收,看来是不成了。
     好在去年拍卖玻璃杯换到了二万多亩田地,当然是连着上面的粮食。
     因此光是去年秋天,蓝粒粒就收获了一百多万斤的粮食。
     没人知道她把这些粮食藏在了什么地方。
     反正市场上是没有。
     这直接导致粮价都高了一截。
     只是地是人家的,粮食是人家的,总不能逼着人拿出来卖吧?
     况且不少粮商都因此受益,高兴还来不及。
     只有粮商齐家有大局观,又一次找上蓝粒粒,希望收购粮食,可惜依旧被怼了回去。
     蓝粒粒七想八想的功夫,吴永达已经重新整理了一份数据表,并且照着刚刚看到的样子也花上了图。
     蓝粒粒把这张纸收起来,站起身,
     “行了,我就不待了,你如果有事就派人去丰收村,或者去府城的铺子也行,那边每天都会有人回村,能把消息捎给我。”
     见吴永达点头后,她就打算离开,随后又想起什么,
     “我看见庄子里有个门上贴了囍字,有人娶媳妇儿了?”
     吴永达有些忐忑,他们这个庄子毕竟不同其他田庄,许多要紧的良种粮食都在这,
     “嗯,您以前说大家可以结亲,我就做主同意了。”
     “没事,我就问问,从账上支二两银子吧,就当是我给的喜钱。以后有其他喜事也照这个来。行了,我先走了,不用送。”
     蓝粒粒大步流星的走出田庄,上了马车。
    喜欢。
  

第262章 旱情初现[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