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二十二章 知府上门[2/2页]

回到明朝当小兵 帝鸿轩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等也知道自己的份量,出海是出不去的,我们也没那个财力,我们这边没别的手艺,但家家几乎都会纺纱织布,只求将军采购货物的时候,可不可以优先考虑我们?”
     “嗯!”杨齐点了点头说道:“这个没问题,但我也有几点要求,咱们在商言商!可以吗?”
     “可以!可以!”二位知府一停顿时高兴不已。
     “那好。”杨齐一本正经的说道:“首先,我要保证质量,其次,我要保证稳定的输出货量,最后,我要保证稳定的价格!”
     “这个简单!”朱伯石说道:“不知将军想要多少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你们能提供多少?”杨齐问道。
     “每年十万匹!”陆建强故意往多了说。
     “才十万匹?”杨齐问道:“给我的价格是多少?”
     他俩互相看了看,他们都没想到杨齐能这么果断的直接拍板,这点倒是没有什么商量,二人你看我,我看你的,谁也不肯先说话。
     “这样吧!”杨齐直接说道:“我也不难为你们,大家同朝为官,我给你们每匹布五两银子的收购价格,你们还要送货上门!”
     “这个...?”二人低头在那里盘算起来。
     “就这么定了!”苏州知府朱伯石高兴地抬起头说道。
     送走二位知府,杨齐回到厅上,魏德强给杨齐竖起大拇指。
     “怎么?要拍我的马屁?”杨齐问道。
     “属下哪敢?”魏德强笑道:“不过大人确实厉害,一下子就搞定了稳定的货源。”
     “这点货源哪够啊?”杨齐说道:“咱俩还的辛苦些,出去找一找!”
     “大人!”魏德强笑道:“其实也不用找。”
     “哦?”杨齐疑惑道。
     “其实前段时间,苏州织造的吕桂樵,吕公公,已经找过我了。”魏德强说道。
     “怎么说?”杨齐问道
     “他们每年可以给咱们提供三十万匹的货物!”魏德强说道:“按照六两一匹给咱们供货!”
     “三十万匹?还六两?”杨齐问道:“他们不是要把产的货物给市泊司吗?怎么会有多余的货物给我们?”
     “大人有所不知!”魏德强小声说道:“这个苏州织造的进项要分成三部分,一部分进户部,一部分进内帑,还有一部分要进司礼监!他们给市泊司的价格是七两!”
     “啪~!”杨齐一巴掌拍在桌子上冷哼一声。
     “大人还是消消气吧!”魏德强劝道:“在这里除了知府,就属这个吕公公最大,刚才那两个知府,都要看他的脸色行事!”
     “三十万匹?”杨齐冷笑一声说道:“你回去跟他说,三十万匹太少了!老子要五十万匹!”
     杨齐想过这里面的水会很深,可万万没想到居然这么深,苏州织造瞒了一批银子,要知道市泊司出海朝贡贸易,也是要给朝廷进贡所获利润的,如此看来应该也是分成三份,一份进户部,一份进皇帝的内帑,一份还是要进司礼监的,看来这都是规矩,自己要想凭借自己的力量改变朝局,恐怕真的是任重而道远。
     除了丝绸,杨齐的货物名单里面还有茶叶、瓷器、棉布、蜀锦、云锦、各式金银器皿、格式青铜器皿等货物。
     目前这些东西都经各地商会采办,然后再通过水运、陆运运送到上海,耗时耗力,成本大大上升,为此杨齐给全国各地的商会主事人员写信,在全国范围招募各种工匠,只要是举家来上海的,都赐予土地、田亩,凡有地方不予以放行的,一律上报到他这里,再上报朝廷。
     为了招募到好的瓷器师傅,杨齐给崇祯上了奏疏,要求工部调拨官方的官窑师傅到上海,开办瓷器厂。崇祯没想到杨齐的动作居然这么快,同时心里也很安慰,毕竟朝内还有这么一位忠心体国的能臣干将。
     让杨齐没有想到的是,郑和当年下西洋,设立的港口距他设立的港口位置不远,就在苏州府境内,太仓镇刘家港,当年的全国第一大港,因为海禁如今也已荒废。
     “这边!继续给我炸!”杨齐说道:“我要一个深水港!”
     “是!”负责爆破的工兵百户应声领命,开始继续指挥士兵进行爆破作业。
     杨齐现在每天都过的很充实,不是去视察港口,就是去视察造船厂,心血来潮还回去视察后勤补给。
     一转眼就已经四月中旬,第二批运送木料的大船陆续抵达港口,如今的港口因为日夜赶工,已经可以同时装卸十艘大船,可这样的吞吐量依然无法满足杨齐的需求,再次催促黄火生,建造铁轨运输,从港口直通造船厂。
    喜欢。
  

第二百二十二章 知府上门[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