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955章 雄心壮志[2/2页]

大唐如此多娇 张白夜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生想法与陈满仓不同,他清楚皇上破旧习俗,商人有资格为官,肯定引起文官的震撼,处理不慎,容易让皇上处境变得艰难.
     一时,十余名商人纷纷捐献纹银,尽管各怀心思,但仍发自内心感激杨钺.
     “甚好,甚好!”
     杨钺满意的点点头,朗声道:“唐军东征西讨,大唐疆域不断扩张,所需贤良倍增,建设学院之事,早该提上议程,今后,太学可招收所有学子,不设门槛!
     另外,在淮南道设岳麓书院,在江南西道设白鹿书院,在都畿道设嵩阳书院,在江南东道设雎阳书院,在蜀地设武侯书院,在沈城设丹阳书院.
     英雄不问出处,招募贤才同样不问出身,招募儒生,武人,各类能工巧匠,此六家书院与太学并称,为大唐培养贤能.”
     设立书院!
     皇上一口气设立六家书院,把太学与国子监分开,此举实为震撼.
     此举成功后,大唐怕发生翻天覆地变化.
     “皇上英明,小人返回蜀地,定然设立私塾,为朝廷培养贤良!”
     郭元友向杨钺行礼,从前他没有资格接触杨钺,如今了解杨钺举措后,对杨钺佩服的五体投地.
     “小人也愿尽绵薄之力!”一名来自江南的商人说.
     杨钺走向殿中央,眼眸扫过所有人,慷锵有力的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大唐强大,离不开任何人,朕期待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开辟前所未有的盛世.”
     “遵命!”
     闻人弦歌,陈满仓,郭元友等人纷纷起身,向杨钺行礼.
     如此贤明的皇帝,大唐何愁不兴旺发达.
     一行人交头接耳中退出议政堂,兴高采烈的离去.
     这时,留下来的闻人钰,躬身行礼,面容忧愁的询问:“皇上,突然设立六家书院,国库花销不小,况且国力充盈时,能够支持书院花销,若国力衰落,书院怕受到影响.”
     “无妨!”
     “若国力衰落,不还有各地商人吗?”杨钺信心满满的道:“何况,若各处书院培养出贤良,自然有人会为书院发展考虑.这事儿,你我不该操心,倒是你,今后一两年内,各处大兴土木,你身为户部尚书会非常忙碌,最近辛苦些.”
     “谢皇上体谅!”闻人钰点头.
     他支持让商人家族子弟参加科举,也支持建立书院,如此一来,会对大唐官场,军队,各类作坊带来巨大好处.
     闻人弦歌,陈满仓一行离开皇宫,不久,宫中发生的事儿,在长安商人,儒生内流传起来.
     起初,长安商人全在打探朝堂开放矿业之事,岂料,突然得知朝堂允许商家子弟参与科举,朝堂在各处建立商业街,开发新的商业产品,允许商人建立私塾!
     一时,早忽略矿业之事!
     新皇登基以来,尤其善待商人,儒生,今允许商人子弟允许参加科举,设立私塾,商人与儒生联系越发紧密.
     千年习俗的改变,令人为之一振.
     几日内,消息陆续从长安传向洛阳,蜀地,东北,江南,各地贫苦儒生,与商人家族为之一振,心头满是憧憬.
     (本章完)
    喜欢。
  

第955章 雄心壮志[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