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中的守军还有两三万人,王彦童原以为会遇到一番殊死抵抗,却没想到王承恩如此的干脆利索。
正所谓好死不如赖活着,那些士兵见王承恩都这么干脆,索性也都纷纷放下了武器投降了。
看着手下的将士正在整编俘虏,打扫战场,王彦童骑马径直来到了王承恩身前。
王彦童看着面前跪在地上的王承恩,笑着说道:“我听说昨晚你还说我们汴州军不过如此,为何今日你变做了我的俘虏?”
闻言,王承恩脸不红,心不跳的说道:“将军引用无敌,在下自愧不如,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更何况,我与将军本姓王,也算是一家人。这城是将军亦或是末将的都一样。”
闻言,王彦童忍不住哈哈大笑,道:“好一句识时务者为俊杰!”
闻言,王承恩眼中闪过一抹亮光,道:“末将今日方得明主,愿为主公送上投名状。”
闻言,王彦章倒很有兴趣的看着王晨恩,道:“我与曹瑞乃是同乡旧识,愿替主公说降曹瑞,献上一城。”
闻言,王彦童道:“若是如此,便算你一功,我自当在主公面前为你美言几句。”
王承恩急忙拱手拜道:“那末将就在此多谢将军。”
说罢,王承恩便只身一人起码出了城。
望着王承恩的背影,王彦童的副将问道:“难道将军不怕那王承恩一去不复还?”
闻言,王彦童冷笑了一声,道:“王承恩,贪生怕死之辈,他丢失一城,若是回去了,时蒲能给他什么好处?若是真能说降曹瑞,于主公面前自是立下一功。更何况,主公势大,他自是明白当前形势。”
那副将听完,说道:“将军果然慧眼识人。”
却说王承恩单枪匹马的来见曹瑞。
二人一见面,曹瑞就忍不住问道:“子芳兄,你怎么来了?这城外可都是敌军。”
王承恩直截了当的说道:“远雄兄,实不相瞒,我的西城已经被那王彦童所得。我也已经做了王彦童的俘虏。”
闻言,曹瑞大惊,道:“那你是如何逃出来的?”
王承恩道:“实不相瞒,远雄兄,我此次来,是为了说降你。”
王承恩稍微顿了一下,继续道:“时蒲此人喜怒无常,残暴成性,更何况此人只知道陈免于九色,外强中干,而今又坐下了无君无父之举,天下人人得而诛之。如今世纪路诸侯举兵勤王,时蒲迟早有一死,我等也没必要为其陪葬。而在各路诸侯之中,尤以朱温、李克用二人实力最强。但李克用虽然是晋王,终究还是沙陀人,有道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如今我等可趁此良机,另择明主。远雄兄,你不若同我一道,也免得为时蒲所累,落个身首异处,千古骂名。”
其实曹瑞在得知世纪路诸侯共同举兵,杨烨发布檄文之后,就在考虑要不要投降的问题。
如今有了王承恩这个说客,可以说是正中曹瑞吓坏。
但曹瑞仍旧装作一副犹豫的样子,道:“我们如此投降,那朱温未必肯接纳啊。”
王承恩道:“远雄兄无须担心,朱公素以贤名而着称,我等弃暗投明,岂有不纳之理?”
喜欢。
第二百九十七章 投名状[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