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在大军的最后方,太史慈带领着他的盾牌兵始终垫后。
太史慈身先士卒,手持双戟,威风凛凛地站在队伍的最后。
只见他手中的双戟抡起来虎虎生风,射来的箭雨都被击落在地。
他的存在给了士兵们极大的鼓舞,让他们更加坚定地执行撤退的命令。
就在此刻,站在城头的李典,目睹着徐晃率领的军队缓缓地向后撤退。
他的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钦佩之情,对徐晃及其所率领的军队赞叹不已。
李典定睛观察着徐晃军的一举一动,只见他们步伐整齐,行动迅速而有序。
尽管面临着战局的压力和不利形势,但徐晃军的士兵们却没有丝毫的慌乱和混乱。
他们紧密地排列在一起,彼此之间保持着良好的间距和默契,显然是一支经过长期严格训练的精锐之师。
李典心中暗自感叹,这样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在战场上必然能够发挥出强大的战斗力。
他们的临危不乱不仅展现了士兵们的高素质,也看出了敌将们卓越的指挥才能和严格的治军之道。
每一个士兵都犹如钢铁般坚毅,面对危机时毫无惧色,冷静应对,这种素质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培养出来的。
而敌将们显然对这支军队的训练和指挥下了很大的功夫,使得他们在战场上能够如此有条不紊地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这样的军队,无疑是一支令人敬畏的劲旅,无论是在战术运用还是战斗意志上,都堪称一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很快徐晃和太史慈就带领大军回到了军营,然后开始打扫战场,那些受伤的士卒都抬回来进行治疗。
此时,中军大帐内气氛凝重,几人围坐在一起,沉默不语。
突然,鲍信打破了沉默,他的声音在大帐内回荡:“李典果然名不虚传啊!他的武力确实相当厉害。”
众人闻言,纷纷将目光投向鲍信,只见他面带赞叹之色,显然对李典的实力印象深刻。
徐晃微微点头,表示赞同鲍信的看法,他沉声道:“李典的武艺确实高强,在战场上的表现也颇为出色。”
陈宫则抚须微笑,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意,缓声道:“李典不仅武力过人,其智谋也不容小觑,实乃难得的将才。”
太史慈手握长矛,沉默片刻后,也开口道:“李典确实是个劲敌,若能将他招揽过来,必能为吾军增添一员猛将。”
管亥和裴元绍对视一眼,皆露出敬佩之色,齐声附和道:“李典的确厉害,但是他也是曹操手下的红人,对曹操那是忠心耿耿,绝对不会选择投降吾等。”
陈宫此时轻咳了一声说道:“现在看来曹操挥军攻打徐州的时候,吾等一定要抓紧时间攻下奉高城,让曹操顾此失彼到时候他一旦没有拿下徐州,退兵的时候吾等再想攻下奉高城,就难上加难了。”
陈宫的话刚一落音,众人便看见管亥大步流星地从营帐中走了出来。
他身材魁梧,面容刚毅,浑身散发出一股威严之气。
只见他走到陈宫面前,拱手施礼道:“军师,您不必过于担忧。
明日,末将定会率领大军,猛攻敌城!”
他的声音如同洪钟一般,在营帐中回荡,让人不禁为之一振。
陈宫看着眼前这位猛将,心中稍安,微笑着说道:“管将军有此决心,实乃吾军之幸。
只是那敌军城池坚固,防守严密,还需将军小心应对才是。”
喜欢。
第352章 太史慈大显神威[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