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
“这就是朝廷新颁布的三种钱币?”
杨家被诸葛丞相敲打过之后,安分了许多,杨仪虽然没有从丞相府离职,但基本已经边缘化,
所有实权都与他无关,只能做一个领俸禄的闲职。
他看着府内管家送来的三种新钱,拿在手里仔细端详。
三种钱币看起来都很精致,大小都和五铢钱差不多。
杨仪找来钱称,仔细称重了一下,铜钱是标准的五铢,也就是五枚加起来一汉两,重量只多不少。
而银钱则是半两重,按照面值百钱算,使用的白银价值,基本在100到150钱之间浮动。
而金钱的重量是足两,按照一两黄金兑换万钱的兑换比例,也是毫无水分的。
朝廷这次竟然这么实在?杨仪捏着下巴,有些疑惑。
要知道,当年刘备入川,为了筹钱,铸造的当百大钱,最好的时候也不过使用青铜半两,
重量不过五铢钱的三到四倍,币值却是五铢钱的百倍,短时间府库充盈,却只能在蜀地流通。
如今朝廷竟然舍得用白银铸钱,来回收世面上最烂的当百大钱,难道不怕亏本吗?
杨仪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如何从中牟利。
既然陛下这么大方,他不好好操作一把,就对不起他的眼光了。
杨仪首先想到的是制作假钱,不过很快就被他自己否了。
如此精美的钱币,就算没有朝廷所说的防伪,找工匠,开模具,
使用足量的铜料做出这种钱币,怎么说也是亏本的。
看这铜币的成色,金灿灿的,比青铜刚出炉时候都亮,朝廷如今还真是财大气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些都是从世家嘴里抠出来的!
杨仪带着双重愤恨去研究朝廷新推出来的钱币,除了给朝廷找不自在,打击刘禅的信誉,更多为了利益。
他杨家储存的金银和五铢钱不在少数,烂大街的当百大钱倒是没有多少,
他翻来覆去端详着铜五铢钱侧面的齿痕,这些齿痕直接杜绝了剪边的行为。
铜钱外圆内方,内郭外郭都有明显的起伏,一面延续了汉代五铢钱上的五铢二字,
同时有一道明显的黄白色细线上下贯通,深深嵌入钱币里。
这条细线在钱币的背面也有一条,双线对应整齐,如同尺量一般。
背面与寻常五铢钱不同,多了大汉通宝四个大字,这个字体一看就是诸葛丞相书写的。
一枚最普通的五铢钱,就耗费如此精力,每个模具上都要弄六个字,还有这些齿痕与黄白线条?
杨仪直接抛弃了仿造的念头,这么复杂的字体,想要篆刻制作模具,他还不如制作铜器来卖呢!
想到铜器,他精神一震,对啊,既然朝廷财大气粗,如此精良的铜料用作钱币,
融了之后做成铜器,不就更值钱了?
不仅是杨仪,汉地众多世家,以及魏国吴国在内的众多世家,通过多方途径拿到新钱之后,就开始了研究。
在发现无法仿造私铸汉钱之后,也有了同样的想法。
特别是魏国吴国的世家,他们现在肯定不方便直接用对头的钱币,
只不过,颇具生意头脑的他们,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挣钱的方法,
那就是用汉地的新钱,熔化成铜器!
这样既能让蜀地钱荒,又能多赚钱财,何乐而不为?
喜欢。
第163章 亏本买卖(2)[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