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李都护,你要去哪?”
     诸葛亮看到李严上车转向疾驰,连忙高声问道。
     “我要回成都向陛下请罪,无论陛下如何责罚,严都甘之若饴!”
     “我李严,做错了,我认!”
     “我认……”
     李严的声音在峡谷中飘荡,留下诸葛亮和魏延相视无言。
     许久,魏延才喃喃道:
     “中都护的脾气还是这么急啊!”
     ……
     成都,皇宫
     冬日的成都已经很是阴冷,路上的行人大多裹紧衣服快步行走。
     成都皇宫的虎威门和丞相府正对面,方便丞相府和陛下之间的沟通。
     此时有些往来的官吏,正诧异地看着中都护李严向这边走来。
     他袒露上身,背着几根荆条,独自一人向着虎威门走去。
     这个场景,但凡读过书的人,自然知道意味着什么,
     只是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让一向严苛的托孤重臣李严李正方,做出负荆请罪的举动。
     很快,背着荆条的李严来到了武威门前,双膝跪倒,行大礼,看着出来的董允,郑重说道:
     “烦请通报陛下,李严昏聩,深知自己错到离谱,恳请陛下责罚。”
     董允劝了半天,李严也不肯起身,只好快步进入宫中禀告刘禅。
     很快,董允带着一件衣服出来,给李严披上,耳语了几句,他这才起身,跟随董允进入爵堂。
     “李都护何必如此啊,这不是把朕放到火上烤吗?”
     刘禅穿着常服,拿着一本书简,招呼李严坐下。
     见李严还要跪下请罪,连忙拦下:
     “李都护性子急,朕知晓,朕也不是故意隐瞒金牛道和汉中的事情。
     既然李都护愿意好好和朕说话,今日君臣一场,你我也奏对一场,可否?”
     李严饱读诗书,也是能文能武,他虽然坐下,依旧有些不好意思,拱手遮面行礼道:
     “陛下但说无妨,严定知无不言。”
     刘禅经过这一年时间,性格沉稳了很多,回来这些天,也沉下心来读了些书简。
     正好李严回来,他也算是有感而发。
     “李都护,朕最近找了些后汉时的书简看,想问一下都护,天下百姓,还心存大汉吗?”
     涉及到汉室正统,李严正色答道:
     “当然,自光武龙兴,天命既在大汉,此乃众望所归,陛下为何有此疑虑?”
     刘禅叹了叹气,缓缓说道:
     “可能会有心存大汉的百姓,可失望的百姓也不在少数啊。
     饿殍千里,人相食,大汉要是不让百姓活不下去,也不至爆发黄巾之乱。”
     虽然刘禅说的是事实,可在李严这些世家眼中,这可是大逆不道的话题。
     他刚要像以前一样责怪,可想到陛下在汉中的所作所为,
     以及那份沉甸甸的恤孤令,责备的话语到了嘴边,又咽了下去。
     他也长叹一声,不知如何说起。
     刘禅接着说道:
     “朕一直在宫中时候,也觉得天下百姓盼大汉久矣,
     直到出宫和农户插秧那天,才了解普通百姓,想要温饱活着,已经十分艰难。
     朕不怪都护的汉夷观念,只是不希望李都护一直陷在世家的世界里,看不到百姓疾苦。”
     李严想到自己的言语,感到有些羞愧,却又不知如何下手。
     刘禅接着说道:
     “朕准备开发南中诸郡,教化百姓,李都护可愿前往?不强迫,只是征询意

第59章 负荆与南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