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师娘!什么惊喜?”
     皇家工坊里,琉璃工坊和炼铁工坊放在一起,都是禁军重兵把守,两只苍蝇想要飞进去也得登记查验。
     刘禅人还没到,声音已经先喊了过来。
     “恭迎陛下!圣躬安!”
     “朕安好!平身吧!”
     刘禅迫不及待想要看到师娘所说的惊喜是什么。
     新款的琉璃?
     黄月英微笑着示意刘禅稍安勿躁:
     “陛下稍等片刻,马上就好。”
     “师娘,到底惊喜是什么?这么神秘?”
     “陛下一会便知,惊喜提前说了就不是惊喜了。”
     说话间,一个工匠过来禀告:
     “启禀陛下,长史,已经可以开炉了。”
     黄月英神色一喜,直接示意众人退后,令工匠开炉。
     刘禅看到是一座炼铁炉,比之前的炉子要高不少。
     这个时代的蜀汉地区的冶炼技术还非常低,处于蜂窝块铁和生铁半融(1100度左右)炒钢法并存的情况。
     这也是最初刘禅烧制西域琉璃珠失败的主要原因。
     无他,炉温不够,二氧化硅融化程度不够,就让他烧制的西域琉璃珠通透度不足。
     经过冶铁工匠和烧制瓷器的工匠通力配合,经过多次试验,最终发现一个取巧的办法。
     那就是混合多种不同矿物,比如铅华,孔雀石等,可以有效降低熔点,
     最终赶在招商大会前,制作出了色彩艳丽,烧制难度还很低的炫彩琉璃,品质不输于西域流入的精品。
     可炉温不够,一直制约着琉璃烧制和铁矿冶炼。
     按照师娘的说法,当初汉代的官方冶炼高炉,就已经可以冶炼出液态铁水了。
     这方面蜀汉缺乏技术储备和匠人,只能自己从头摸索。
     刘禅能够想到的,无非就是加高炉体,加大通风,只是好像炉温提升到一定程度,就到了瓶颈,
     无论怎么增加鼓风量,炉温就只能保持在将生铁烧制到半融化状态。
     这个瓶颈已经困扰了刘禅好久。
     难道师娘已经找到提高炉温的办法了?
     “开炉啦!”
     随着工匠的一声呼喊,如同肚子膨胀起来大烟囱的炉门被打开,储液槽里赤红色炙热的铁水倾泻而出。
     “成了!终于成了!”
     众匠人欢呼道,刘禅更是惊喜:
     “师娘,你怎么突破温度提升瓶颈的?快告诉朕!”
     黄月英被刘禅烦的不行,看到工匠很熟练地把铁水倒进一个个沙范当中,没有什么问题,这才顾得上刘禅:
     “好了好了,陛下也得容我喘口气。”
     黄月英带着刘禅来到炉子背后,指着多出来的一个半间房屋高的装置说道:
     “陛下,这个就是提升炉温的关键。”
     “之前陛下无论怎么增加鼓风,炉温都是困在一定程度不再增加。”
     “臣使用六根陶管,使用水力鼓风,高炉顶上的焰火窜天,可还是无法将生铁烧融。”
     “最近天气炎热,臣在树荫下扇风解暑时有所发现,”
     “在阴凉处扇动的风更凉快,在炎热地方扇过来的风都是热的。”
    

第23章 再迈一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