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老弱辅兵,只会空耗俸禄军饷。
     说实话,孟光看到这份数据也大吃一惊,他虽然也知道成都朝廷为了安抚各方利益,沿用汉朝的察举制。
     这样造成过于收纳众多世家子弟,人浮于事的情形在各个部门都很常见。
     只是没有想到已经严重到这个程度,五户养一官,每年俸禄占据了岁入粮食的十分之二!
     除去粮食,光是金钱方面的支出,一年就是六亿钱!
     这还不算朝廷勋贵的各种封地赏赐,仅仅中下级官员,就吃掉了大部分财政收入!
     人是会说谎的,数字不会,汉朝大司农一共一百六十人,如今益州一地,当朝大司农竟然有官吏六十七人!
     孟光一向以直言善谏闻名,他最在意的就是财政状况,每个月走钢丝一样腾挪资金,已经够让他焦头烂额了。
     没想到,就在他眼皮底下,竟然有这么多冗官!
     是可忍,孰不可忍!
     “陛下,冗官清理刻不容缓,请准许微臣从大司农开始!”
     孟光义正辞严说道。
     “陛下,万万不可!”
     费祎出列,急切制止道:
     “陛下,治大国如烹小鲜,切不可冒进,事涉数万乃至数十万官员,贸然裁撤,恐怕生变啊!”
     “生变?这些蛀虫难道还敢造反不成?当我朝廷法度是虚设,还是当我大军枪矛刀剑不利?”
     孟光瞪着眼,对于费祎的观点不屑一顾,
     生变?如果放任下去,这些冗官就能吃光朝廷这点可怜的财政!那时候才会真的生变!
     “孟孝裕!你这是误国!自古相忍为国,这等祸乱朝纲的乱政,你身为朝廷肱骨之臣,不去抗争,难道要做乱臣吗?”
     “误国?尔等才是误国!朝廷月亏近千金,无钱发放俸禄,难道你费文伟自掏腰包填补?”
     费祎不甘示弱,同样拔高声音:
     “蜀地狭小,人才难继。若贸然裁撤,试问诸署缺员,谁人来补?难不成让你孟孝裕亲自去当这主簿?”
     孟光和费祎两人直接在朝堂之上吵了起来,双方各不相让,面红耳赤之际,就差撸起袖子干起来。
     “肃静!”
     刘禅坐前负责通传的黄门高声提醒道。
     孟光和费祎这才怒视对方,各自罢手。
     孟光瞥了一眼费祎,冲刘禅行礼:
     “陛下,冗官事宜,已积重难返,如今之计,只有下猛药,裁撤至少三一之数,方能改善财政。”
     费祎也跟着出列:
     “陛下,万万不可!贸然裁撤,恐生大乱,徐徐图之,要徐徐图之啊!”
     眼看两人又要吵起来,刘禅看了这么久,终于开口说话:
     “两位爱卿所言都极为在理,只是都误解了朕的意思。”
     “朕只是说要治理冗官冗吏,几时说过要裁撤?”
     刘禅的回答不仅没有平息众多大臣的疑惑,然而激起更多的讨论,朝堂之上一阵嘈杂。
     不裁撤,怎么治理?难道陛下说句话,冗官情况就不存在了?少年天子,这是要空谈国事?
    喜欢。
  

第12章 冗官之争[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