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70章 穷人家的孩子,大气不了[2/2页]

我,孙山,科举 西门七仔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在丙班好几年了,一直都升不上去,自然不想别人在他面前说升班的事。
     据不透露姓名的某位学子透露,洪秀才曾经找过曾家俊父母,直言他们家的儿子不适合科举,别浪费银钱,不要走这条路。
     但曾家俊父母毫不在意,告诉洪秀才银钱不是问题,儿子喜欢就行。
     洪秀才对待穷人家和富人家完全不同的态度。
     对穷人,会跟你理清楚成本和收益以及成功率。
     对于富人,提醒就行,至于你要读,无限欢迎,有钱不赚是傻子。
     孙山看到同窗们还在抄写,对着大家说:“同窗,我回去了,你们慢慢写。”
     又对欧寒君说:“阿君,我先回斋舍。”
     欧寒君头也不抬地奋力抄写,叮嘱道:“阿山,戌时正去灶房拿饭,记得啊,太迟去,饭会冷的。”
     刚过完年,早春还是很冷的,吃饭自然要吃热乎乎的。
     戌时正,也就是晚上7点。吃晚饭时间不算早也不算晚,刚好。
     孙山嗯了一声,跟同窗道别,走出课室,穿过二进院,走过侧门,回到斋舍。
     舍友洪翦还未回来,此时应该5点半。
     洪氏学堂的上课时间是早上6点到12点,下午1点到5点15分,中午有一个小时吃饭。
     至于下学后就是自由时间。
     走读生可以回家,也可以留在课室学习,洪叔会在晚上7点才关学堂的大门。
     孙山向同窗打听到,洪秀才上课与郑童生上课的模式完全不一样。
     上午洪秀才教你一遍新内容,下午自习,遇到不懂的到洪秀才的书房提问,他会给你解答。这是丙班的教学方式。
     乙班和甲班则属于完全自习。
     洪秀才会让所有学子提问,他给解答。就算不是自个的问题,其他学子也可以听听。等解答完所有问题,就让学子自习。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洪秀才就是那个老师,给学生传道解惑。
     乙班,甲班更多靠自觉,更多靠自习,洪秀才不会一笔一划地教你的,全凭你个人好学。
     孙山在丙班,还算得上打基础的阶段,所以洪秀才会花更多的时间讲解,教学,还会一字一句地跟你说明白。
     而不像甲班,乙班那样放任自流。
     这也就是为什么丙班经常挨板子的原因吧。
     了解了洪秀才上课的方式,孙山重新制定计划,上午学习,下午自习,下午放堂到吃饭前这段时间练字。
     吃过晚饭后看书,主要看课外书补充知识。
     虽然科举重点考四书五经,但算数,历史,律法也会涉及。别看分值少,也是分呢。
     孙山拿出文房四宝,坐在书桌上,认真地练字。
     不再像以前那样在石板上练字,而是用纸张练。
     科考始终是在纸上写字,用石板练,肯定不能写出一手好字。
     每练完一张纸,孙山心疼一会儿,如此周而复始地写字,周而复始地心疼。
     没办法,穷人家的孩子,大气不了。
    喜欢。
  

第170章 穷人家的孩子,大气不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