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还公布了每一堂考场的监考信息,却是没有一个人是长安学院的教习。
     若是有某个人是从未来穿越过去的,那么定然能够发现,本次大唐的科举从严格程度、考试方式、监考安排等方面上讲,和一千四百年后的高考并无太大的差别。
     唯一不同的是,艺术考生被换成了数科、商科、农科、匠人科等等等等!
     当然,到了这个时候,已经几乎没有人站出来反对唐河上将贱籍和士子放到一起科考的方式。
     毕竟,公告上有一句话写得十分明了“凡质疑本次科考的,大可不必参考”!
     这句话,可是直接能够将那些不明是非的读书人的心气神给打掉呢!
     你反对,有的是人赞成,你不考,有的是人考试。
     公告上说得很清楚,往后的取士都以科考论英雄,蒙阴和举孝廉的方式一去不复返也。
     在这种情况下,读了几年书,甚至十几年几十年书的人,能够安安稳稳放弃这次科考的机会?
     答案很否定!
     谁也不晓得下次科考是什么时候呢!
     再说了,本次科考将取士子一千人!
     某有自信,能成为一千人中的一个呢!
     同时,长安学院的教习们也收到了一个通知,为了感谢大家多年的付出,唐某人特地推出了给教习考试的试卷。
     整个长安学院想从政的教习,都可以参加考试,反正只取一人。
     这一则消息,让教习们很尴尬。
     某到底是考还是不考!
     考吧!
     正七品一下的官员,待遇还没有某做教习的时候好!
     不考吧,未必某读了这么多年的书,只是一辈子做教习?
     这是个很严肃的问题呢!
     教习们摇摆不定!
     科考的日子却越来越近!
     八月十四,长安学院里每天参观考场的学子已经不下两千人。
     可这种情况下,身为雍州府长吏,整个雍州实权第一人的秦千古却没有委派一个人到长安学院监督科举。
     倒不是科举不关他的事儿,而是此时的雍州长吏正一脸心烦!
     “长吏,这是怎么了?”
     分管司农的典吏一脸疑惑!
     秦千古却是摇了摇头,没有任何回答!
     莫非,本官告诉下头的人,就在刚刚不久前,本官开具了几分虚假的路引和人名么?
     得了吧!
     以冠军侯的脾气,不打死本官才有假呢!
     ......
     下元节,转瞬即过!
     接踵而来的,是贞观六年最重要的事情!
     当然,这是对天下读书人而言。
     那就是科举!
     一个又一个报名参加科举的人递上了自己的路引和准考证。
     在严苛的搜身后,所有学子不带一件五品地进入了长安学院。
     大唐第二届科举,第一届秋闱在这个时候,吹响了开始的号角!
    喜欢。
  

第412章 秋围至[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