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2章 神通第一[1/2页]

诸天执道 小白红了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佛门广大,渡一切有缘众生。
     这是大乘佛法的教义。
     法海修佛,然而却不想渡一切有缘众生,因为他觉得世人愚昧,并非人人可渡之,他只想修自身,渡自己。
     他降魔除妖,也非要渡世人,只为渡自己成佛。
     小乘佛法主张众生自救,人人都能经过修道而进涅盘,但不能人人成佛。
     大乘佛法则主张不仅要自渡,还要兼渡他人,认为只要虔诚地信仰,人人皆可成佛。
     小乘佛法,只以佛陀为导师而不是神,不拜偶像。
     大乘佛法则接受了外道思想,以佛为神,并有不同的化身和无边的法力,宣扬神异,造出各种偶像加以崇拜。
     法海修了几百年的佛法,最终还是无法接受大乘佛法。
     在法海眼中,如来便是导师,是佛法的先行者,并非要膜拜到底的神,他可以追随如来,但不能盲从如来。
     所以,他无法理解如来的心思。
     所以,如来的金身佛像崩塌了。
     法海心中的那一座山,也自然而然的崩塌了。
     修行者,无论修佛还是修道,很容易在心中树立一座大山。
     特别是修大乘佛法之僧人,时常将我佛挂在嘴边。
     世人愚昧者占据了大多数,佛门为何能在多元大宇宙之中盛行,便是牢牢抓住了这一点。
     法海不是愚昧者,他是一个注重自身修行的人。
     所以,法海来了,他来到了杭州府。
     因为,那一日,他在金山寺的山顶看到了七彩祥云。
     法海神通不小,没用了多久,便到了杭州灵隐山。
     灵隐山上,有飞来峰。
     法海站在飞来峰上,眺望着雨后初晴,眺望着那西湖水面上的小舟,单手持掌,道一声。
     “南无阿弥陀佛。”
     为什么修佛者和信佛者常将这一句“阿弥陀佛”挂在嘴边。
     那是因为,念一句阿弥陀佛,就是念了十方三世一切诸佛。
     阿弥陀佛开创灵山佛界。
     因为一句阿弥陀佛的名号,就是阿弥陀佛的法身,佛的法身无相,遍布虚空,遍布法界。
     众生看阿弥陀佛是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是观世音菩萨,释迦牟佛是释加牟尼佛,地藏王菩萨是地藏王菩萨,实际上从法身来说都是一回事,所以,“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
     然而,法海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却是另有玄机。
     一句阿弥陀佛,三藏十二部神通皆在其中,一千七百桩公案通通在其中蕴藏。
     法海念的不是佛,是神通。
     法力无边,海力山崩,这是法海的法号,亦是法海的神通。
     法海求长生,重神通。
     ……
     傍晚时分。
     落日余晖洒落在西湖水上,轻舟倘佯在西湖,鹿小花不知从哪里变出了鱼竿,坐在船上钓起了鱼。
     不止鹿小花一个人在钓鱼。
     便是船上的其他人也都在坐着钓鱼,一人一个鱼竿。
     小青和鹿小花臭味相投,两人坐在船尾,说是钓鱼,但吵吵闹闹,你一言,我一语,鱼儿不说上钩,便也被她们二人的声音给吓跑了。
     陆凤秋坐在船头,背后是许仙和白素贞,坐在那一边,两人并排坐着,手持鱼竿,不发一声。
     就在这时。
     只见那西湖水面上,一圈圈涟漪泛起,一条条小鱼从湖水中起跳,好似从煮沸了的水中不停跳跃。
     一个人影出现在不远处的湖面上。
     那是法海,他的足尖轻点着水面。
     一手背后,一手挂着佛珠,横在胸前,朝着不远处船上的陆凤秋遥遥低头道:“法海见过天尊。”
     法海的声音,很正,充满一种刚性。
     或许是因为他返老还童的缘故,许仙只觉这突然出现的年轻僧人多多少少有些亲善。
     白素贞看到法海的瞬间,脸上的神色变的有些难看起来。
     法海的这张脸,她怎么能忘记呢?
     陆凤秋算到法海会来找他,但是,法海来的这么快,还是让他有些意外。
     看来,法海的自我觉醒意识,要比他想象的还要深刻很多。
     不过,这很好,省却了他很多口舌。
     他刚刚将许仙给撬了墙角,那接下来,也该对法海动手了。
     不过,他并没有将法海渡入道门的打算。
     许仙能入他门下,是因为许仙这一世还未入佛门。
     前世虽然存在,但今生才是根本。
     道门修的今生今世,修的是自我大道。
     法海和许仙不同,法海是铁杆的佛门弟子。
     属于不能渡的那种人。
     而且,凭借陆凤秋对法海的观察,法海此人戾气很重。
     他执着于长生不假,但对于神通的痴迷也到了一定的程度。
     法力无边、海力山崩。
     这法号可不是一般僧众敢取的。
     陆凤秋举着鱼竿,朝着法海笑道:“你可是扰了本尊钓鱼的雅兴。”
     法海闻言,脚下涟漪更深,持手道:“天尊想吃鱼,又何必费时费力,这些鱼,算是小僧给天尊赔罪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随着法海的声音一落。
     那些湖水中的鱼,大大小小,颜色各异,尽数从湖水下跳跃翻滚起来。
     霎时间,在小船和法海相距不过十米的距离,几乎都是鱼的天下。
     鱼儿腾空,任君选择。
     陆凤秋笑了笑,那些鱼儿便尽数落入了湖水中。
     啪嗒!
     啪嗒!
     鱼儿落水的声音,听起来很有节奏感。
     “法海,你知道你为何在人间修行八百年,尚且不能成佛得道吗?”
     陆凤秋淡淡说道。
     法海持手道:“法海今日前来,便是请天尊指点迷津的。”
     陆凤秋道:“因为你太心急。”
     “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修行也是一样。”
     “无论是修佛,还是修道,最忌讳的便是着急。”
     “很多事并非拥有了力量便能够顺利解决的。”
     “这天上地下,有力量的仙佛多了去了,但这世间的弱小者却是更多。”
     “你明白本尊的意思吗?”
     陆凤秋抬了抬头,看了看那边的法海。
     法海闻言,脸上泛起一些困顿之色。
     “请恕小僧愚钝,不解天尊真意。”
     法海低头请教,他今日前来,的确是来请教的。
     天尊之所以是天尊,是因为天尊有着超越常人的智慧。
     不然也不会成为昔日玉帝的老师。
     陆凤秋听到法海的话,笑道:“不懂不要紧,你可以说一说你心中的疑惑和不解。”
     法海道:“前番小僧接受了天尊的善意,接受了天尊的金丹,虽然是为了小僧自己的修行,但也是为了化解小僧和白蛇之间的旧怨。”
     “因为小僧吞服了天尊的金丹,所以,小僧才能返老还童,增寿三百年,道行也涨了几分。”
     “可是,也正因为此事,佛祖给小僧托梦,说小僧佛心蒙尘。”
     “敢问天尊,小僧到底错在了何处?”<

第12章 神通第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