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你一个粗鄙的武夫逞强的地方,还以为你有多大本事呢?一口气连作三十四首佳作,原来是剽窃,真是不要脸到极点了,武夫就是武夫。
     皇帝脸色难看,对秦风的好感荡然无存,还以为是一个文武全才呢?原来是剽窃,还被人当堂捉了个正着,最可气的是自己还刚刚赏了他,这不是打自己的脸吗?
     云清郡主和许多学子看向秦风的眼光里都出现了厌恶,特别是云清郡主,像她这样爱好文学的小姐,对这样的剽窃行为是最厌恶的,原本还对着秦风有很高的期望的,却想不到居然是这种结果。
     何欢脸色连续变化,最后还是露出快慰的神色,该,让你小子强出头,没有真本事还敢如此,简直是找死,不过今天这事似乎会惹皇上不高兴,不知会不会迁怒于自己,何欢心里真可以说是十五格调桶打水,七上八下的。
     只是大门外,却有两个人对看了一眼,却是神色不变,正是赢青和赢玉两位公主,他们可是见识过秦风的才华,不说那些好听动人的歌,但就是凭他的机智,即使真是抄袭,也不会被这样的处境难住,更何况,想出这些日子,两位公主也算对秦风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这家伙虽然行事狡猾,手段多样,但却是一个讲求原则的事,像这样的剽窃行为却是违背他的原则的(两位公主若是知道秦风的真实身份,恐怕就不会真么想了),倒是那陶元,看他那复杂的脸色,倒更像是说谎的人。
     “哼,真是岂有此理,居然剽窃南山隐士的诗文为己作,真是无耻之尤,第一场比试他的那些诗是不能算的,如此说来,却是陶先生胜了”宋云桥看到事情居然发生了如此的变化,不由大喜,大声叫道:“莫非,你们以为这家伙是南山隐士不成!”
     南山隐士就是陶元的师尊,乃是闻名天下的“隐士”,以田园诗卓着于世,陶元虽然也已田园诗出名,但比起他师尊,却还是差得远,这是秦国和天下的区别,当然,南山隐士之所以能天下闻名,却也和他周游天下不无关系,游历四方需要白花花的银子,这次陶元之所以这么卖力的帮助宋云桥,就是因为宋云桥答应事成之后将出资支持陶元到各国去游历,面对让自己的名望登峰造极的机会,陶元几乎没做什么考虑,便答应出山了,原本他却是闭门谢客以示清高的。
     众学子这才想起,若是这秦风真的剽窃,那第一场比赛却是自己一方输了,不禁大急,却是无可奈何,只是对着秦风却是更加痛恨了,让自己空欢喜一场也就罢了,还让朝廷更加丢人,真是罪该万死。
     “启禀皇上,秦风欺君罔上,理当处斩”这时,充当出题人的陈大人颤颤巍巍的站出来说道,刚才秦风把他吓了一跳,自己已经暴露了身份,若是不能立个大功,以后即使回到家族也没有什么好果子吃。虽然事实证明,这只是一场闹剧,自己最终还是会立下大功,但惊吓自己的大仇却是不能不报,反正皇帝现在已经恨上了自己,顶着他的意思来也没什么可怕地,而且这秦风在今年武学院的比试中表现出色,杀了他在家族的功劳簿上又是大功一件,皇帝若是真的处置杀了秦风,却是承认自己刚才赏错了人,这么问简直是当着这么多人面打皇帝的耳光,要这么做却是需要勇气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果然:“陈大人”问完,皇帝原本就已经很阴沉的脸上更是寒霜一片,浓浓的杀意在大殿里弥漫,所有人都感觉不寒而栗,天子一怒,确实是让常人难以招架的。
     “秦风,你还有何话说”皇帝似乎在压制自己的怒意,但却还是让人心惊胆战。
     “微臣还有几个问题想问一问陶先生”秦风却是怡然不惧,大不了打出去就是了。虽然会让自己这些天的努力付之东流,但大不了重头来过,反正是来历练的,自己的根基在南郡,更何况,秦风已经确定,那陶元绝对是在胡说。
     刚开始的时候,秦风却是心里发凉,以为假李鬼遇上真李逵了,秦风说出的诗里有几首却是是唐朝以前的朝代的诗人作的,撞车的可能还是有可能出现的,只是随后一听陶元说的那两首诗,却是心里安定下来。
     《烧歌》的作者是温庭筠,温庭筠,唐代着名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汉族人,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地地道道的晚唐诗人,甚至被称为花间派的鼻祖,而另外一首《行宴乐》说是什么南山隐士的作品更是无稽之谈,他的作者前世几乎家喻户晓,大名鼎鼎的杜甫大神可是晚唐最杰出的诗人之一,现在李建成一家子正穷困潦倒,靠自己的接济呢?盛世大唐连个鬼影子都看不见,这陶元居然说这两首诗是他的那个什么“南山隐士”师尊所作,这不是睁着眼说瞎话吗?莫非他那师尊也是穿越一族,若真是如此,那这世界也就不会还这么落后了,身为穿越者,秦风深深地知道穿越者的威力,看看现在的南郡城就知道了。
     “陶先生,敢问令师去没有去过楚国”秦风冷眼看着陶元,一双眼睛里满是不屑,淡淡的问道。
     “家师游历天下,楚国乃是水乡,风景独特,当然去过”陶元被秦风盯得浑身不自在,不自觉的低下了头,却还是咬咬牙答道:“那两首诗,《烧歌》和《行宴乐》正是家师游历到楚国时所作,想来是流落楚国民间??????”
     “你只需要回答去还是没去过就行,至于其他,就不用说了”秦风冷冷的打断陶元的话道:“那楚国洞庭湖边有一座楚王阁,不知令师尊有没有留下什么大作!”
     “没有”陶元被秦风的语气气的火冒三丈,却还是压下怒火说道:“不过,你也有可能抄袭他人的作品??????”
     “我说过,你只需要回答又还是没有”秦风再次冷冷的打断陶元,淡淡的说道:“其他,大家伙自有判断!”
     “你”何曾有人这样和陶元说过话,即使宋云桥去请他时,说话也是客客气气的,身为声名远播的“隐士”,纵然没有达到他师父天下闻名的地步,在秦国也是非常受人尊敬的,单看文学院的学子们听到他的大名一齐变色就知道了,只是今天为了日后周游天下的那笔庞大的开支银两,陶元却是不得不忍了。
     “在下还有一些作品,愿与大家共赏”秦风淡淡的说道,既然你们说我剽窃,若是今天不剽窃个够,岂不是对不起自己。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沟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程光易老,华云难封,屈宋城于长沙,非无圣主;窜郭佳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风,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爱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
    喜欢。
  

第七十七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