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44章 北伐[1/2页]

殷商三十年 初等变换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子启,从孟津赶回了朝歌。
     他没有在朝歌停留,直接来到了羑里再教育学院。
     “王叔,老三又整新幺蛾子了。”
     子启把《商政》拿给牢里的比干看。
     帝辛并没有处死发动政变的三王。
     “大王,三王是谋反大罪!按律当斩!”
     飞廉曾这样劝说天子。
     天子瞪着这个凶猛之人。飞廉太凶猛了,即使平乱有功,也难掩其嗜杀的欲望。
     不过,飞廉说的没错。
     帝辛略显迷茫。
     “那都是孤的骨肉血亲。你要陷孤于不义吗?”
     “大王,那三人是要颠覆王权啊!他们想要杀死你啊!”
     政变的乱象再次浮现,帝辛脸上满是痛苦。敌对的血亲、少年的忠诚......再次压上他的双肩。他再次感到王位如此沉重。
     “不!他们毕竟是孤的兄弟、叔父。孤或许可以感化他们。先把他们关起来吧。”
     飞廉悻悻离去,内心嘀咕:“唉,大王终究还是有弱点。如果大王真的杀伐果断,立即斩杀自己的王兄、王叔,我还会跟着他吗?细细想来,我为大王效忠,难道不是因为大王这种弱点吗?大王如此重情重义,我飞廉的忠诚至死不变!”
     羑里监狱的环境还算人性。
     比干借着牢窗的阳光阅览《商政》。他越看越心惊。
     帝辛,竟有此等胸怀吗?
     这不一定是帝辛一个人的想法,他身边定然聚集了一群能人!
     枉我比干还幻想着推翻帝辛,现在看来,是我自己对帝辛太无知了。
     对手,是何等可怕的存在!
     帝辛竟然没有杀我,还早早地放走了想要篡位的子启,他究竟在想什么呢?
     如果我是帝辛,我会犯这样的错误吗?(不会!我一定会杀死任何一个谋反的人!)
     帝辛,终究是百密一疏。
     子启没有注意到比干的表情变化,他实在不愿在牢里多呆一刻。他并没有被赦免,只是被保释在家、且行动受限。要不是来找王叔商量大事,他决不会踏进监狱一步。
     帝辛的处置是:子启、比干、箕子意图谋反,本当处以极刑,但念其王族血脉,且认罪态度诚恳,积极配合执法机构清查犯罪事实,故免其死罪,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罚子启十五年有期徒刑。比干、箕子身为王叔,教导不力,放任子启在危险的道路上越滑越远,罚三十年有期徒刑。
     然而,子启入狱不到半年,就被保释回家了。比干和箕子的牢刑也一减再减,从三十年降至五年。
     当然,这其中的代价就是巨额钱财。
     “帝辛是个爱财之人,这也是个弱点。”比干暗暗记下了。
     实际情况,这都是帝辛的授意。
     “费仲,你亲自操作。那三位若想减刑,就要付钱。”
     “大王,如果他们想买掉所有刑期呢?”
     “子启可以出狱,但另两个不行!那两个的底线是五年。”
     “知道了。”
     比干一边阅读《商政》,一边把自己和帝辛比较。
     “子启,帝辛居然知道重视农桑吗?”
     “王叔想这些有什么用?还是多想想怎样扳倒老三吧。”
     “大商商业发达。我们都是商人,崇尚贸易。帝辛竟能考虑到农桑基础产业,真是高明啊!”
     “王叔何必长他人志气?”
     子启相当不耐烦。
     比干微微一笑,心里评论道:“子启只可享君王之乐,不能担君王之责。或许,帝辛真的是天命所归?”
     读到《商政.外服篇》,比干不禁莞尔。
     鼓励外服弟子来帝都留学,择其优者而用之。真是好想法啊!
     以此拉拢人心吗?
     会不会适得其反呢?会不会引来奸细呢?
     还有很多更繁细的外服法令。比干从中看出了帝辛征服东夷的野心。因为那些法令只有在被征服的土地上,才能落到实处。
     《商政》看完了。
     比较结果也出来了。
     比干认为,帝辛确实很有治国才能,但仍然比不上他比干。因为,帝辛不够狠。
     他不再去想帝辛。他该想想如何夺回王位,之后才是治政方略。
     他已经失败了一次,决不能失败第二次!
     经过这次失败,他重新对帝辛进行了评估,也有了很多不曾有过的想法。
     “如今的形势,单靠我们的力量,已经没有翻身的机会了。五年,这恐怕就是帝辛的底线。你一个人在外面,绝不是帝辛的对手。而帝辛,将迅速坐大。”
     “怎么办?”
     “引进外援。”
     “谁?”
     “西伯侯姬昌。”
     “王叔高明。姬昌的周族实力雄厚,并且姬昌本人就在朝中为官。”
     “你记住,外援终究是外援,王位还是我们商族的。有朝一日,帝辛倒了,姬昌也不能留!”
     子启点头:“侄儿明白。”然而,他没有料到,他最终忘却了王叔比干的教导,失掉了大商的骨气。
     帝辛呢?
     他已经在研究对付东夷的策略了。他的房间就挂着东夷的地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
     ……
     东征之前,先要北伐。
     殷历526年底,飞廉终于在帝辛的授意下,发动了针对北方列国的打击行动。
     早在上半年的殷商运动会期间,北方列国就蠢蠢欲动,不断挑衅边境。
     飞廉和阿虎已经与北方列国对峙了大半年。
     之所以迟迟不出手,是因为帝辛提出了一个要求,不陪别人玩打仗游戏,要打,就把对手打垮、打崩!最好是直接打死!
     换句话说,帝辛想要的,不是一场点数判定胜,而是一场KO!
     “忠武侯,真的不需要有崇国协同作战吗?”阿虎问道。
     “崇侯,你是大商的北方护法,以后你的任务还多着哩!这一次,就交给我吧。正好,我也试验试验新战法。”飞廉信心十足道。
     “新战法?就是飞龙骑吗?”
     “哈哈!不止如此!”
     “既然这样,就祝上将军早日凯旋!”
     “嗯,有北方护法镇守边境,我就更无后顾之忧了。拜托了!”
     此次北伐,以飞廉的龙雀军团为主力,辅以朝歌兵团。
     五万龙雀军、一万朝歌兵团。
     不多,总兵力也就六万人。
     而他们的对手,是北方六国,每一国都能出兵五万以上……
     这又将是一次时间差战略的实战磨练。
     之所以加入朝歌兵团,是为了提前训练朝歌兵团适应新的战法。
     时间差战略,早在消灭鬼方的时候就践行过了。
     这一次,战法的新特色是因地制宜。
     飞廉根据北方列国的地理地貌,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战法战术。
     实际上,在龙雀国和有崇国境内,平坦的草原就已经非常常见了。
     越往北,草原地貌越是盛行。
     龙雀国和有崇国的北部地区,就是和北方流过相同的地貌。
     因此,再与北方列国对峙的半年多时间里,飞廉就把龙雀军团调集到了北部边境,训练草原作战。
     有感于征伐鬼方的经验,飞廉构思,能不能吸取鬼骑兵的灵活机动?
     这当然是可以的。
     简单来看,战车是以马匹驱动。
     骑兵,是直接使用马匹作战。
     如果把马匹从战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就能组成骑兵。
     这其实是两种可以相互转化的作战平台。
     不过,在当今世界主流作战样式里,骑兵,仍然是比较稀罕的兵种。
     因为马匹,是稀缺资源。
     尤其是高质量的马匹。
     飞廉

第144章 北伐[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