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五四七章 考验[2/2页]

唐朝最佳闲王 末日游侠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诺,父皇,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当日五弟告诉儿臣说二弟偷吃了芈儿最喜欢吃的糕点,而芈儿又哭闹不止,儿臣气不过,便去找二弟理论,想要让二弟给芈儿赔礼道歉,结果二弟拒不承认,理论中,儿臣便与二弟动了手,是儿臣冲动了,不该与二弟动手的。
     第二次是在此事过后的第二日,儿臣觉得前一日的做法有些不妥,便去找二弟赔礼道歉,结果正巧见到二弟在欺负五弟,原因是前一日的事情,是五弟告的密……”李承光将几次打架的原因以及过程一一道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有处置不妥的地方,也有身为长子必须要站出来的地方。
     老二虽然排行老二,但却改变不了他庶出的身份,实际上在嫡出面前,老二是不占任何优势的。
     但一个小小的孩子,就做这些‘欺男霸女的事情,的确也有些不太像话。
     从这一角度来看,李承光的做法并不算过,而且这也是他身为长子的责任与义务。
     “此事你母后是如何处置的?”李元吉继续问着,他对后宫的事情了解的太少了,只知道后宫一片和谐,却不知在这和谐的背后,又有多少故事的发生。
     “母后训斥了儿臣,罚儿臣写了检讨,给二弟和玉姨道了歉。不过二弟却被玉姨给收拾的不轻……”李承光低声的说着。
     这算是两败俱伤吗?可自那以后,二弟却很少再跟自己说话了,而且就连学习也不怎么上心,成绩?
     算了,还是不提成绩了,伤心……
     “如果此事你母后不管,让你自己去解决,你打算怎么办?”李元吉继续问着,对于儿女的管教,自己操心的并不多,一眨眼孩子都这么大了,自己好像才刚想起来这么回事。
     作为一个皇帝来说,自己或许是优秀的,可作为一个父亲来说,自己好像又是不合格的。
     为什么会忽略?为什么会成这样子?
     李元吉也说不上来,反正就是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各种各样的理由,然后一眨眼,就到现在了。
     “儿臣会继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劝说二弟,毕竟二弟本身来说,脑袋其实也不笨,只是没有用对地方,如果实在行不通的话,儿臣会关二弟的紧闭,或者将二弟送去禁军待几个月。”李承光想了下,说道。
     听着李承光越来越成熟的想法,李元吉有些意外。
     一个七岁的孩童,就能有如此的心智,到底该怎么形容呢?
     天才?还是打小就心机深?
     但从这件事情的本质上来看,李承光的态度还是很让李元吉满意的。
     至少,他已经成功的进入了长兄这个角色,也很好的诠释了长兄如父这四个字的含义,不但为亲妹妹芈儿出头,还为庶子老五出头,这一点是最难得的,也是李元吉最希望看到的。
     虽然两者仅仅相差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但两者所表现出来的东西,却是完全不一样的。
     但是李承光说老二脑袋并不笨,只是没有用对地方。
     宫中的教育是最好的,这种情况几乎是不可能出现的,特别是在皇子的教育问题上,一但出现这种问题,老师会立即与皇后联系,并说明问题的,而且老师也不允许这种情况继续下去,因为这只会证明他的教育能力有问题。
     但是这个问题依旧出现了,那么最终的可能,也只有两个,一是李承光在说谎,二是玉儿在作怪。
     两者不论是哪一个,都有站的住脚的理由和依据,在李元吉这个位置,他自然希望自己的儿子都能成才,而在李承光这个位置,他自然不希望自己的兄弟会被人指着说不行,而对于玉儿来说,或许她只是希望自己的儿子可以平平安安的长大,不要牵扯到某些事情。
     毕竟玉儿也算是亲身经历了玄武门事件的主人之一,虽然当时他只是侍女,但生死之间,可不在乎你是不是侍女。
     玄武门事件的导火索是什么?
     李渊的优柔寡断?还是三个儿子的演技太高明,骗过了李渊?
     都不是。
     直接导火索,是因为这三个儿子都太优秀了,优秀到每一个人坐了皇帝,都可以给大唐带来不一样的改变。
     没人愿意服输,没人愿意成为那个失败者,然后经过日积月累,就有了玄武门。
     父子二人的谈话,并没有影响到青禾手中的动作,虽然听着有些不明所以,不明白李元吉为什么会在自己的寝宫来教育自己的长子,但这件事情,还是让青禾感觉到有些不太正常。
     结果就是,李元吉看了眼镜中的自己,已经装束完毕,便直接站了起来,跟青禾道了个别,又悄悄的安慰了几句,这才朝着李承光说了句:“今日你随朕去内阁。”
    喜欢。
  

第五四七章 考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