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怀着惊慌失措的心情,我一直睁着眼睛熬到天亮。等大家都起床后,我们便做了简单的收拾,背上换洗衣服坐上了去往高龙华村的班车上。
     三个多小时的颠簸路程,到了高龙华村已经是中午。由于早上我们都没怎么吃饭,此时肚子饿的咕咕叫个不停,站在村口看着这高龙华村里家家烟囱里冒出的炊烟,饿意感变得更加强烈。
     沿着进村的小路向村里走去,看着村子东北方向的那个土疙瘩,我们心里就有了准,那个土堆不用说,肯定就是我们这次的目标袁绍墓。
     进村后发现这个村子其实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大,约莫也就不足百户人。从村里的房屋建设上来看,村里的经济条件也很一般,家家土坯砌墙,户户屋顶青瓦,根本就没见到一户是用楼板为顶的小平房。
     村里的街道上,家家门口都种着一颗大杨树,杨树下三五成堆的坐着些年级偏大的老人。看到村子里有生人进来,大家都用异样的眼神看着我们。
     而此时吸引我们的并不是他们看待我们的眼神,而是这些人手里端着大老碗里的面条。
     看到有生人进村,一位年纪花甲,骨瘦如柴的老人端着大老碗就向我们走来。
     “同志!你们是找人?还是来问路的?”老人边往嘴里挑着白花花的面条,边热情的问道。
     我脑筋一转,立刻回应道“噢,我们是北京地理学的学生,来这边学习研究的。”
     “噢,原来是京城来的娃娃啊,学生好!学生好!对了!咱们的伟大领袖****,现在是在延安呢,还是在京城呢。”老人一听我们是京城来的,顿时就将手里的大老碗往地上一放,热情的与我们一一握起了手。
     我顿时脑门一蒙,这都啥年代了,还毛爷爷,他老人家这会早都躺在天安门了。可见这里的通信设施严重有问题,这都成了故事的事,居然这里的乡亲们还不知道。
     “大爷,你那碗面再不吃就凉了,你得赶紧吃啊。”虎子咽了下口水,看着碗里的面条,别提这心里有多难受了。
     “不打紧,不打紧!你们是京城来的贵宾,这饭不吃都成,可不能怠慢了你们,我们农村人可不能做出这么没礼貌的事。”老人用袖筒擦了擦嘴巴对我们说道。
     我心想你这人,我们都快饿的前心贴后背了,你还在这没完没了的问长问短,这已经是严重的怠慢了。如果我们真是京城来的,我这回去肯定大肆宣传,这高龙华村的乡亲们太抠门了。这人家大老远的跑来,饿的都快半死,这连碗面汤都不给人喝。
     “大爷,你们这有饭店吗?我们这一路走来,也没地方吃饭,现在饭点上还真有的肚子饿了。”还是裴说出了问题的重点,这样一说,我想着大爷肯定热情的将我们拉到他家里,好吃好喝的都给摆上。
     让我万万没想到的是,这老头听裴这么一说,乐呵呵的对着我们道“哎呀!咱着山野农村的哪能有什么饭店啊,如果你们真饿的话,那就沿着这条路一直向村口走。那里两个小时一班车,你们打车去县城里,那里饭店可多着呢,卖啥吃的都有。”
第114章 误会[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