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遗·筑光”工作室的门被推开时,江逾朝正在给一块刚修复好的木雕上蜡。
蜡是蜂蜡,加热后散发出淡淡的甜香,混着工作室里常年不散的木屑味,很让人安心。
阳光透过窗棂落在他手上,把他指尖的动作照得一清二楚——动作轻柔,像是在抚摸什么稀世珍宝。
傅沉舟坐在对面的绘图桌前,正在完善西街老门的修复设计图。
他的眉头微蹙,铅笔在纸上快速滑动,偶尔抬头看一眼江逾朝,眼里会染上些许温柔的笑意。
“傅先生,江先生,打扰了。”一个略带官腔的声音响起。
江逾朝和傅沉舟同时抬起头。
门口站着的是周镇长,穿着一身笔挺的中山装,手里拿着一个黑色的公文包,脸上带着公式化的笑容。
他身后还跟着两个年轻人,像是他的助理。
江逾朝手里的上蜡布顿了一下,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警惕。
他对这位周镇长没什么好感,当年云栖镇改造项目,周镇长是最积极的推动者之一。
傅沉舟放下铅笔,站起身,不动声色地往江逾朝身边靠了靠,像是在保护他。
“周镇长有事?”他的语气很平淡,听不出太多情绪。
周镇长走进来,目光在工作室里扫了一圈,最后落在墙上挂着的那些修复好的木雕、砖雕上,嘴角的笑容更深了些:“听说两位把这工作室办得有声有色,特地来看看。”
他顿了顿,打开手里的公文包,拿出一叠图纸,“另外,还有个事想跟两位商量一下。”
傅沉舟接过图纸,快速翻看着。
江逾朝也凑过去看,越看眉头皱得越紧。
图纸上是云栖镇新的改造计划,虽然比之前的方案保留了更多古建筑,但还是有几处关键的老街区被规划成了商业区,其中就包括西街那片最有特色的晚清建筑群。
“这是新的规划方案,”周镇长解释道,“上面很重视,希望能尽快落实。傅先生是知名建筑师,江先生是本地的文物修复专家,想听听两位的意见。”
他的语气看似谦逊,眼神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强硬。
傅沉舟把图纸放在桌上,手指轻轻敲了敲其中一处被标记为“拆除重建”的区域,抬头看着周镇长,语气坚定:“这里不能动。”
周镇长脸上的笑容淡了些:“傅先生,这是上面的意思,也是为了云栖镇的发展。保留太多老建筑,会影响商业价值。”
“发展不一定要靠拆除。”傅沉舟往前走了一步,刚好挡在江逾朝身前,“这些老建筑是云栖镇的根,没了根,再华丽的商业楼也只是空壳。”
他转身从绘图桌上拿起另一张图纸,是他和江逾朝一起画的,上面详细标注了如何在保留古建筑原貌的基础上,进行内部改造,注入现代设施,既方便居民生活,又能吸引游客。
“这次我们用另一种方式改造,”傅沉舟指着图纸,“既不破坏传统,又能满足现代需
第18章 国际知名建筑师(18)[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