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7章 考虑[1/2页]

汉柏 命未康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考教完这些孩子们以后,时辰差不多了,霍嬗开始洗漱做准备。
     不光是要洗漱为了大朝议做准备,既然蒙学的事情已经下定决心要做了,霍嬗就把《千字文》给抄了出来。
     不过霍嬗只写了六百字,把中间的右通广内,左达承明;既集坟典,亦聚群英;杜稿钟隶,漆书壁经这些,还有一些不合适的给去掉了。
     首尾都留了下来,剩下的四百字,总要给别人留点事干嘛!
     霍嬗写好以后晾干把布帛揣进了怀里,准备等大朝议完了以后,拿出来给他们看一看。
     有感于蒙学艰难,所以用了三四年时间编了一本蒙学典籍,目标千字,完成了六百,学识不够,编不下去了,所以来求助。
     嗯,这套说辞应该没啥问题吧?!
     这部《千字文》,霍嬗的目标是自己为首要编撰人,剩下再拿出来二百字给霍光,偷偷走个后门,让他当次要编撰人。
     剩下的两百给大家,目标就是在两年内编撰完成。
     不过按照倪宽、司马迁他们编撰《太初历》的速度,估计没几月就能编撰完成。
     更别提霍嬗为了拉上关系,还准备找那些太学大佬们,说不定还能找一找别家的大佬。
     有霍嬗盯着,他们想要往里面塞私货,那是不可能的事。
     而且有这么多人一起,霍嬗自己的威胁性大大降低,不怕被当做妖孽烧死,大家只会夸赞。
     毕竟我都拉了你们进场了,你们还找我的事,那就是忘恩负义喽,等着声名尽毁吧!
     而且他们日后还得一直夸赞下去,就算不夸赞,也不会贬低,这个时候还是有些道德的,儒家之人,更看重这些。
     啧啧,真是美滋滋啊!
     至于他们会不会加入,霍嬗敢肯定,一定会,就算他们知道日后只能吹捧霍嬗,不能贬低霍嬗,他们也会挤破头进来!
     不要怀疑一部《千字文》对文人的吸引力,这可是千古流名啊!
     ………
     元封五年的第一天,今日是岁首,有一年一度的大朝议,整个长安周边的官吏们都会到达。
     历史上元封五年发生了几件大事。
     第一件事就是刘彻南巡,礼祀河山大川。
     第二件大事就是置刺史部,大名鼎鼎的大汉十三州登上了历史舞台。
     第三件大事就是刘彻感觉手下人才不够用,发了《求贤诏》。
     这些事对于大汉来说都是大事,但是对于霍嬗来说,就是小事,他心目中的大事只有一件。
     那就是元封五年,卫青病逝,谥号烈,子伉继长平侯。
     这件事对于他来说,才是天大的大事,刘彻的《求贤诏》也是基于此事才出现。
     虽然卫青的身体已经往越来越好发展,刘彻和卫青的关系经过霍嬗他自己的转圜,更甚往夕,封国食邑也变为万户以下。
     因为霍嬗,因为还可以上战场,有了希望,心情好了很多,但,霍嬗一想起这件事,就有些不太得劲。
     但他也毫无办法,他只能和卫青多多接触,让他沾染一些他自己这个大汉气运之子的气运,度过这一劫。
     病逝,病逝,丝毫看不出有病,还怎么病逝,霍嬗表示很有信心。
     洗漱完成以后,出了府门,跨上马匹,刚准备往未央宫东司马门前行,但是隔壁的长平侯府突然打开了门。
     霍嬗准备等一等,果然,没一会,卫青就一身朝服走了出来。
     “舅祖父。”
     “子侯。”
     卫青乐呵呵的点了点头。
     霍嬗仔细的打量着,发现他精神很好,霍嬗眼神中有些怀疑:
     “舅祖父是不是睡了一觉?”
     “没有没有,守岁怎么能睡觉。”
     卫青听到这个问题,连连摇头否认。
     霍嬗眼中一抹了然闪过,果然睡了一觉,竟然偷偷睡觉,哼,糟老头子坏滴很!
     两人一路闲聊往未央宫东司马门走去,东司马门离两家府邸很近,所以两人不到一刻钟的时间,就到了地方。
     宫门未开,所以官员们都聚集在东阙门下。
     “臣等见过大司马,见过小君侯。”
     两人翻身下马,作揖回礼。
     众文武大臣对着卫青自称为臣本就是应该,因为卫青是深受爱戴朝堂第一人。
     更别提刘彻为了捧卫青,以前早就有让满朝文武跪拜卫青的操作。
     但是以霍嬗的本身身份,就有些牵强,但众人再不情愿,这种场合也得行礼,谁让霍嬗有个小君侯的名头呢。
     丞相这个朝堂第一人,才能被称为君侯,而小君侯虽然有个小字,但那也是君侯。
     卫青和霍嬗两人一路走到前面,卫青去找和

第67章 考虑[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