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45章 太湖剿匪2[2/2页]

大明勋二代 八百楚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用于追敌和捞取首级用的。”
     “到时若是水匪想逃,我们只需让苍山船咬住对方,便以沙船的泰山之势压过去,足以覆灭水匪。”
     张忠闻言不由暗道“王景弘不愧是扬帆四海的人,对付这些水匪果真轻车熟路。”
     “如何?”张忠遂看向况钟问道。
     “妙!”
     况钟抚掌笑道“听王公公一番话,我便对剿灭太湖水匪充满信心了。”
     “我听周巡抚说过,此次官粮被截,背后另有隐情,乃是以姚家为首的苏州大户反抗平米法,从而在背地里使的阴招。”张忠沉吟片刻后问道。
     “的确如此,所以此等乡绅大族方才可恨。”况钟一张脸先是涨红随即铁青,恨恨说道。
     待况钟平复情绪,方继续说道“永春伯有所不知,苏州官田的租非常重,一亩田,科米不等,少者一斗三升至四升止,多者自五斗至三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苏州百姓负担沉重,平米法的推行势在必行。”
     张忠闻言默然,他知道苏州府的税赋繁重是有历史原因的。
     元末时,苏州府、松江府等地都是张士诚的势力范围。
     在太祖朱元璋统一全国的过程中,张士诚以苏州府为根据地,曾与朱元璋展开过激战。
     所以,朱元璋登上皇位之后,迁怒于苏州府的百姓,加重了这一地区的田赋。
     另外便是户部有些官员也认为苏州府的土地较其他地区肥沃,所以也有意让苏州府承担更多的国家财政支出。
     况钟见张忠没有言语,也不在意,他只想找个人诉诉苦水,便继续说道:
     “我们苏州府的担子重呀!”
     “我上任后才知道苏州府负担的夏税秋粮有二百八十一万石,而全国的夏税秋粮总数才三千万石左右。”
     “耕地面积只占全国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一点一的苏州府,却要承担全国税赋的百分之九点四。”
     “百姓负担过于沉重,便发生了大规模的人口逃亡和土地抛荒。”
     “陛下即位以来宽厚爱民,下宽恤诏,减免租税,但苏州府的税粮征收已经困难重重,积重难返,我上任之初,苏州府已经拖欠朝廷赋税已有四年。”
     况钟说道此处,神色肃然道“孟子曰:为政不难,不得罪于巨室,我又何曾不想与治下的乡绅大族和睦相处了,只是如今的苏州府,形势已经危如累卵,容不得我春风细雨了,我便只能行雷霆手段了。”
     “况知府不容易呀!”张忠闻言感慨道。
     况钟闻言摆了摆手,他将心中的郁结说了出来,心情不由好了许多,正准备再说些什么,便听见一阵脚步声传来。
     “府君,水匪的老巢,我们已经找到了。”李巡检脚步匆匆的进了花厅,顾不上衣袍的脏乱,见到况钟便俯身禀告道。
     “真的?”况钟闻言大喜,不由问道。
     “我们按照府君的吩咐盯紧了姚府,便见姚星鬼鬼祟祟的离家,然后我们一路尾随,终于发现了水匪的老巢。”李巡检抬起衣袖擦拭了一番脸上的汗珠,兴冲冲道。
     “你回来了,水匪那里有人盯着吗?”况钟平复心绪,继续追问道。
     “我让马副巡检领着弓兵继续在那里蹲守。”李巡检连忙回答道。
     随即补充道“马副巡检知道此事重大,定不会跟丢水匪的。”
     况钟闻言这才放下心来,随即看向张忠说道“此乃千载难逢的机会,我们定要速速出兵剿灭水匪。”
     张忠闻言颔首,只是瞧了瞧外面的黑夜,看向王景弘郑重问道“王公公,如今,天已黑,此时出兵,船队在夜间行驶有问题吗?”
     王景弘闻言思忖片刻说道“对于别人或许有碍,但是我们出海时,常需要在夜间行驶,此时出兵问题不大。”
     “好”
     张忠闻言以手捣掌心,笑道“那我们便在今晚剿灭水匪。”
     话罢!
     众人都是大喜,随即开始行动起来.......
    喜欢。
  

第145章 太湖剿匪2[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