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八十六章 巡边【推荐/收藏】[2/2页]

大明勋二代 八百楚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不由看向文臣一边,问道“你们可有不同的意见?”
     户部尚书陈山出列道说道“陛下,出塞非同小可。”
     “永乐时期,朝廷一次北征,前后花费不下七百万贯!”
     “如今户部度支虽有好转,但一下再拿出这么多银钱,一旦四方有事,国库恐有不敷之虞!”
     “而且出塞必又将大量征发民夫,北直隶与山东百姓劳苦多年,刚过上几天安稳日子便又再摊派重役,恐会招致民怨。”
     陈山刚说完,殿中顿起响起嗡嗡之声,一些朝臣对陈山的说法颇有感触,纷纷站出来表示支持,形势逐渐向主和一方倾斜。
     站在武勋一列的张忠见状不由大急,因为他是知道的,就是这个脱欢后来击败并杀死了鞑靼的阿鲁台,蒙古草原再次有了一统的可能,也正是由于脱欢打下的基础,等到也先上位时,瓦剌已经完全不可制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如今脱欢刚刚吞并瓦剌其他部落,还没有完全消化强大起来,不趁现在干掉他,更待何时?
     想到此处,张忠连忙出列说道“臣认为眼下形势,朝廷除了出塞征讨已无他法。”
     朱瞻基见张忠出列,不由笑道“永春伯尽管说来。”
     张忠连忙应是,随即说道:
     “瓦剌之所以比鞑靼弱,乃是因为瓦剌由三个人统领,他们彼此之间难免有摩擦,无法共同进退。”
     “可如今脱欢杀死了太平和把秃孛罗,瓦剌将要整合为一,其实力必将突飞猛进。”
     “值此情势,若朝廷仍无动于衷,那接下来瓦剌必会南侵中原。放眼万里边塞,到处都是破关之所,朝廷防不胜防。”
     “一旦其破关而入,再要与之征战,朝廷花费将远远多于出塞,而且也少不了生灵涂炭。”
     “故还不如先发制人,趁瓦剌羽翼未满主动出击,如此大明虽免不了受些内伤,但总比将来瓦剌入侵要好得多。”
     两害相权取其轻,张忠的话清晰无误地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
     随后武勋一脉纷纷有人出列赞同。
     一时大殿之内顿时陷入争论。
     文臣武勋莫衷一是,但都拿不出个妥善的主意。
     朱瞻基望着殿下争论不休的文武,沉着脸一言不语。其实和朝臣一样,他也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
     正在此时杨荣出列说道“脱欢纵使统一了瓦剌,但他短时间是不可能消化掉这份力量的。”
     殿中众人见是杨荣出列,不由纷纷安静下来,毕竟杨荣知兵事,擅长谋划边防事务,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杨荣继续说道“而且鞑靼的阿鲁台还活着,虽然他老了,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阿鲁台也算个枭雄。”
     “他不会看着瓦剌的脱欢壮大的,只要他们两部相争,纵然最后是阿鲁台败落,也能给我们争取几年时间。”
     “等朝廷缓过来了,钱粮充足,甲胄齐备,到那时再一举北上,击败瓦剌。”
     众臣这才恍然大悟,杨荣这是要等瓦剌和鞑靼拼到鱼死网破,然后再坐收渔人之利。
     “此言极是。”朱瞻基思忖片刻后颔首道。
     “可是若朕毫无表示,会不会让脱欢更加嚣张,轻视于朕?”朱瞻基随即又问道。
     “陛下只需遣一将,领数千人北上,巡边即可,一来人数不多,花费的少,二来有了此举也能表明陛下的态度了。”杨荣显然早已想到此处,朱瞻基刚问完,他便回答道。
     明代实行巡边制度,或由朝廷委派将官统领军士,或由各边都督总兵官等组织本边人员巡哨,遇有地方警急,即行策应救援。
     朱瞻基听了不由微微颔首,随即在武勋众人中来回打量一番,最后目光停留在张忠身上,说道“那就让永春伯从京师三大营精选五千人北上宣府,巡视边境。”
     张忠见状只好俯身应是。
     ps1:求票票......
     ps2:感谢“书友”的月票与打赏,“书友”的打赏。
     “帹G凊猦浔蓝”“壹梦晚““齐王卢”“龙”“也许,没资格”“LoveHani”“琼崖公子”“虔诚”“大黑松”“树油树脂”“热高温”“lyb2200”等人的票。
    喜欢。
  

第八十六章 巡边【推荐/收藏】[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