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的前行咒,声遥的续时漏能暂时拉住被回忆困住的人!”
声遥的续时漏越晃越快,金色的细线在瘴气中织成一张网,将无数人影与现实连接:有孩童虚影旁出现了现在的白发老者,老者摸了摸虚影的头,转身走向自家的孙辈;有老屋虚影旁立着新盖的砖房,主人对着虚影鞠了一躬,推门走进新房——都是与回忆和解的瞬间,像放下了沉甸甸的包袱,脚步变得轻快。
砚遥趁机带着声遥冲向溯洄潭,回音瘴在光带的阻挡下失去黏性,两人踩着续行路的脚印,一步步靠近忆母石。潭底的石头被墨绿色的黏液包裹,砚遥将断念露泼在上面,黏液迅速融化,露出里面的“往”字刻痕,周围的前行咒像小鱼般游动,在石面上形成“行”字的轮廓。
“前行咒要‘以今证往才能激活!”砚遥从怀里掏出片守心木的叶子,上面用待续晶写着:“去年在这里救了只小鹿,今年它带着小鹿崽来看我。”——是回忆延续到现在的温暖,不是停在过去的定格,“回忆不是终点,是途中的风景,看过了,就接着往下走。”
声遥的续时漏贴在忆母石上,沙粒顺着刻痕流动,“往”字与“行”字渐渐融合,化作个“征”字,石面突然爆发出耀眼的光芒,溯洄潭的倒影瞬间碎裂,墨绿色的瘴气像潮水般退去,露出清澈的河水,河底的鹅卵石上刻着无数名字,是被回忆困住又走出来的人,每个名字旁边都跟着新的日期,像在说“我后来又走了很远”。
复现煞发出一声沉闷的嘶吼,瘴气里的人影纷纷化作金色的光点,融入河水——是被解放的回忆,选择成为滋养未来的养分。被同化的半透明影子渐渐凝实,变回了活生生的人,他们揉了揉眼睛,看着周围的雨林,有人捡起地上的树枝,在续行路上又添了一个新的脚印,有人从背包里掏出种子,撒在了刚才困住自己的地方。
声遥的续时漏在潭边生出了根须,扎进泥土里,长出了一株新的植物,叶片像沙漏的形状,每片叶子上都写着一个日期,记录着从过去到现在的每个重要时刻。声砚站在忆母石旁,看着“征”字的光芒映在河面上,突然明白,所谓的成长,从来不是遗忘过去,是带着回忆往前走——就像老树记得自己的年轮,却把新叶伸向天空,就像河水记得自己的源头,却一直奔向远方。
回到南疆的守林营地时,守林人已经在续行路的起点建了座“续行亭”,亭柱上挂着无数块小木牌,每块都写着“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比如“从有老屋的村子来,要到有新苗的地方去”“从有伙伴的山上来,要到有徒弟的林子里去”。亭顶的横梁上缠着忘忧藤,藤叶在风中摇晃,叶片上的露珠能映出“未来的影子”,不是具体的画面,而是种充满希望的轮廓。
“以后这里就叫‘续忆林。”老巫医笑着说,手里的拐杖在地上敲了敲,冒出棵小小的树苗,“让所有走进雨林的人都知道,回忆是好东西,但不能当饭吃,就像这棵树,得把根扎在现在的土里,才能长得高。”她指着忆母石,现在那里成了雨林的新地标,游客会在石上写下自己的回忆,再写下接下来的打算,“复现煞最怕的,不是忘记过去,是记得过去,却更想看看未来。”
声遥把续时漏挂在续行亭的檐角,沙漏里的沙粒与忘忧藤的叶片产生共鸣,能在人耳边轻轻说“接着走呀”。“祖父说,最暖的牵挂是‘我带着你走。”女童指着亭柱上的木牌,“把回忆刻在牌上,就像把老照片揣在兜里,揣着走,不耽误迈步子,多好。”
砚遥将记川石的碎片埋在忆母石旁,石头很快就长出了青苔,苔痕里藏着无数“续行”的故事:有人带着童年的布偶,走成了儿科医生;有人记着老师的教导,走成了新的老师;有人念着故乡的味道,走成了给异乡人做饭的厨师——都是回忆开出的新花。“曾祖父说,守护的终极是‘给回忆找个家,给未来留扇门。”少女摸着青苔,“回音瘴把回忆变成了监狱,我们就把回忆变成行囊,背着它,照样能走很远的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风季的落日把雨林染成了金绿色,续行亭的木牌在风中叮咚作响,与西域的盼生塔、中洲的醒心亭、北原的安魂塔、归航岛的灯塔、西漠的记纹塔、释然林的花海、心声塔的念晶遥相呼应,像串挂在赤道上的翡翠,将所有守界人的“延续”串联在一起。声砚坐在亭下,看着游客在忆母石上写字,有人哭,有人笑,却都在写完“过去”后,认真地写下“未来”;声遥蹲在续行路边,用树枝给脚印画箭头,每个箭头都指向雨林外的方向;砚遥和声砚则在溯洄潭边种满了“续忆花”,花瓣早上是白色的,映着过去的画面,下午就变成粉色,映着现在的样子,傍晚又成了紫色,像蒙着层未来的薄纱。
远处的回音瘴已经彻底散去,忆川的河水清澈见底,能看到河底的鹅卵石上,新旧名字层层叠叠,像本写不完的书。续行路的脚印一直延伸到雨林边缘,每个脚印里都长着小小的草,草叶上的露珠在夕阳中闪着光,像无数个“未完待续”的省略号。
待续晶的粉末随着雨林的风飘向更远的地方,落在西域的盼生塔、中洲的醒心亭、北原的安魂塔、归航岛的灯塔、西漠的记纹塔、南荒的释然林、无妄崖的封界石旁,每一粒粉末都带着南疆的续行声和忆母石的“征”字光芒,准备在新的土地上化作“接着走”的力量,陪着每个带着回忆前行的人。
守心木的年轮又多了一圈,里面藏着南疆的藤叶响、续行亭的木牌声、忆川的流水声,还有人们迈出新脚步时那声轻轻的“出发了”。这些声音混在一起,在风中流传,时而像低语,时而像合唱,却始终带着暖意,像有人在耳边轻声说:别怕带着回忆走,沉甸甸的不是负担,是底气,就像老树的根扎得深,才敢把枝丫伸得远。
新的信鸦又出发了,翅膀上沾着南疆的忘忧藤籽和续行亭的木牌碎屑,飞向雨林的每个角落,飞向所有有回忆的地方,信纸上画着座挂满木牌的续行亭,亭外的续行路一直通向天边,路上的行人都背着小小的包袱,包袱上写着“回忆”,脚下却朝着太阳升起的方向,像在说:人生就是这样呀,带着过去,走向未来,一步一步,踏实得很。
喜欢。
第407章 三一同归(107)[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