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说的是从后世得知的一般常识,改革开放30多年,国内的招商引资,也正是从沿海一步步的往内地发展的。在改革开放之初,国内的招商引资项目基本上都落地在沿海;直到90年代以后,随着沿海地区人工成本的提升以及内地交通情况的改善,投资商才逐渐的将投资目光转移到了内陆地区。
“这倒也是!”李双柱叹了一口气。
李双柱和妻子初中毕业通过招考进入了禾康县纺织厂,在纺织厂里面工作了十几年时间,现在一双儿女,大的快20岁了,小的也有16岁了,李双柱更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没有关系的情况下,升任为车间副主任,成为了禾康县纺织厂的中层干部。
这些年,李双柱是看着厂子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步步的从初创小厂成为了岗山地区纺织企业中的翘楚。在这个过程中,李双柱和妻子王秀兰在其中付出了很大的心血,两个人最美好的青春时光都奉献在纺织厂里。
原本企业的状况是很好的,职工们的福利待遇在几个县里都是很好的。可是改革开放这两年,李双柱渐渐发现厂里的情况开始一步步变坏。
一方面是厂里的领导长时间身居高位,渐渐的,厂里的一些要害部门,清贵岗位不是变成了厂领导的关系户就是县里一些更大领导们的关系户。
另一方面,车间里面因为替班制度的执行,厂里三个大车间,每个车间里面都进了一批什么都不懂的小青工。这批青工做事不在行,打架、惹是生非倒是头头是道。搞的厂里最近一两年生产的产品出现大量的残次品。
而目前的情况是,残次品发给客户以后,往往就会被客户退回;退回的产品没人要,只能堆积在厂里的库房,占用了厂里大量的资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而相关的厂领导对此毫无办法,厂里既没有出台相对应的考核机制,也没有处罚措施,搞的最近厂里是乌烟瘴气。
像李双柱、王秀兰这样的老职工,对这种情况既看不惯,又对此毫无办法。李双柱几次私下和车间刘主任沟通过,刘主任都劝李双柱不要管,免得惹祸上身。只要厂里还能照常发放职工的工资,日子过的去就行了。
李双柱深知这种情况如果任其发展的话,用不了一两年的时间,厂里前些年积攒的技术、资金优势,都会渐渐消磨掉,到时候就真的是回天乏力了。
“爸,你们厂里出问题了吗?是资金上的还是技术上的?”李良听见自己的父亲叹气,关心的问道。
上辈子在自己的记忆中,自己从地区师范院校毕业后分配到西马乡中心小学教书不久,父母的厂子就垮了。不过那时候因为姐姐被刺伤的悲剧,一家人的重心都放在了家事上,李良没有过多关注厂里的情况。
母亲那时候已经主动办理了提前退休手续在家照顾瘫痪的姐姐,父亲那时候在厂里有一天没一天的干着活。
“是出了点事,现在厂里管理上出了点问题,出了很多残次品。我感觉如果再这样下去的话,厂里可能会出大事!”李双柱知道自己的儿子在一些事情上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因此没有瞒自己的儿子,简单的把厂里的事情告诉了儿子!
喜欢。
第717章 考核机制[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