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若水这一次没有帮这些百姓求情,有时候,人太善良了,别人会觉得自己好欺负,该狠的时候还是要狠一点。
百姓们那里上过公堂,面对知县的审问时,愣是连反抗的勇气都没有了。
见这些人老实了,卜知县对他们也没有重罚,打了几个板子意思了一下,就将人全部给放了。
经过这事,兔儿山恢复了平静,没有人敢到徒儿山上闹事了。
外卖车虽然不算便宜,但比起一只骡子或是牛、驴的价格,那就便宜的多多了。
况且,种植高产稻又必须需要甘霖肥,与其找外卖员运送甘霖肥,还不如一次投资,购买外卖车,只不过是人要辛苦一点。
但对于百姓来说,最不缺的就是力气了!
相较于高产稻带来的回报,这点投资还是值得的。
于是,外卖车炙手可热。
只要是精通车辆制作的工匠,纷纷着手制作外卖车,基本上是制作好一辆,立马就能卖出去,根本就不需要任何的营销。
外卖车的定价不算高,利润也就不可能高到哪里去,但薄利多销呀!
这销量高了,那还愁赚不到钱吗?
越来越多的百姓,购买到了外卖车,那就不需要请外卖员了,甚至再将自家的甘霖肥运送外了之后,还可以将外卖车租给同村的人用,二号、三号外卖车,就一次就收个一两文。
租借个几十次之后,那购买外卖车的本钱还能够收回来。
因此,运费是跌了又跌,最终,跌到比正常定价还低了,但外卖员的生意依然是大不如从前了。
毕竟,外卖车是一次性消费!自家买不起,和别人合伙买不就行了,再不济还能给个一两文租嘛。
其实,从百姓买到第一辆外卖车开始,就宣告赚了好几月钱的外卖员快要失业了。
那些外卖员,现在也显然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要真论起来,发展到这个样子,他们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若是他们不漫天要价,自行车工坊也不会推出外卖车,外卖员也能继续每月有不错的收入。
总之,外卖员这个行业,现在是不怎么赚钱了。
而苏若水呢,其实早就在想法子将运费降低了!这一次的事儿是一个契机,加快了外卖车的推出速度。
即使没有这事儿,外卖车迟早也会上市,同时也加快了三轮车的制造速度。
自行车工坊那边,大概是已经将三轮车做出来了,在调试改良个几次就能够上市。
三轮车,比起外卖车就要再省力不少,但因为工艺比较的复杂,价格上其实还是比较的高,不过比起自行车来贵的也不多。
三轮车的好处就是有了它,那就可以不需要骡子等牲口了,短距离运送货物的首选,主要针对的是那些商家使用。
...
甘霖肥的事儿,暂时是告一段落了,苏若水得以有空,着手处理商品房的事儿。
这一日,将珠窝村的百姓,召集到了纪言家。
“这一次召集大家伙来,一来是发放这三月的租金,二来是有一事要和大家伙商量。”
&n
第198章 计划修建商品房[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