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宽窄街的热闹程度,或许快能媲美京城了。
偶尔,就有人询问苏若水,难道珠窝村就没有院子出售,或是出租吗?
有些不差钱的人,想要长期扎根于此,或是想要来到宽窄街的时候,有一地儿方便休息,总住在客栈也不是个事儿吧。
苏若水也考虑了此事,或许可以在珠窝村,找一块地儿,修建一批商品房,到时候想要出租或是购买都行。
只不过这事,还需要和村民们商议一下,毕竟,这珠窝村,也并不是他们苏家一家的。
修建商品房的事儿不急,等着下一次给村民们分租金的时候再商议也不迟,现在要紧的事儿,是举办自行车比赛。
因为有了第一次比赛的预热,第二届环珠窝村公路自行车大赛,报名的人突破四百了。
赞助的人也不缺了,许多商户主动找上门,为了能够顺利的去的赞助,甚至还主动开价。
这一次比赛的奖金,苏家不用再贴一文。
因为赞助的人太多,广告词是念不过来的,同时为了广告的有效性,口播就只念赞助前五的赞助商。
赞助前五是以竞价方式取得,在这之下的赞助,则是定价十两银子,有一个算一个,不限量,虽然没有口播,但会在赛道的两旁竖立广告牌,时效性是在下一届比赛开始之前。
到了比赛这一日,依然是按照报名的顺序出发,四百余人同时骑着自行车站在赛道上准备出发,还是很壮观的。
好在,赛道修建的足够的宽,也足够的长,倒也不会显得拥挤。
这一次的比赛,依然是进入前三十名便会有奖品。
因为赛道是环形的,对于观众就友好的多了,可以很容易的就给选手加油。
对于赵家雷家,这种家大业大的大户人家,那手底下养的小厮都有几十上百。
分散站在赛道的各个赛段,基本上任何时间点,都有人给他们加油。
比赛的最后,赵大林凭借着这些时日的苦练,终于是取得第一名了,雷承运就差的有点远,毕竟他接触自行车时日还不长,不能和老油条相比,只是入围了前五十。
那小桃,许是没了心中那份拼搏的执念,这一次的发挥也有些不尽人意,勉勉强强的刚好第三十名,但在女选手中,却是第一。
没错,这一次大赛的前二十九,都被男选手给包了,主要参赛的女选手不多,基数上就小了许多。
苏若水考虑着,下一次比赛,或许还是考虑男女分开了吧。
中午女子比,下午男子比,观赏性上来说,还能强上不少。
...
比赛落幕,苏老太那边研制的珍妮纺织机顺利结束。
当一百个纱锭同时转动的时候,预示着布价要跌了。
原本的绣坊,用的就是最初的工坊改建的,当时并没有规划纺织机的地儿,现在显然不能满足生产需要了。
为此,苏若水又请人将工坊做了一次扩建,将珍妮纺织机搬了过去。
绣坊的事儿,就交给了苏王氏来负责。
不久之后,苏家就要涉足布匹买卖了。
喜欢。
第194章 布价很快就会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