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还会有,我听苏二叔说一共有十个外卖员,只是车斗还没有做好。”
出现了送甘霖肥的外卖员,一部分百姓决定将送甘霖肥的事儿,交给外卖。
对于田地近一点的百姓来说,那怕家中有十亩地,拼车下来也只用花费不到两文,家庭稍微好点的,愿意花这个钱,人少吃点苦。
对于那些很远,需要十五文运费甚至更多的百姓,家中又没有车的,那就更加愿意交给外卖员送了。
虽然相对来说运费高,但能怎么办?若是用肩膀挑水回去,那要到什么时候去了。
只要最后高产稻种植成功了,现在这些花费,那都是毛毛雨小事情啦。
...
一部分百姓,想着法子快些购买甘霖肥回去,好尽快开始种植稻。
但是也有一小部分的百姓,压根就不相信那甘霖肥的神奇功效,觉得苏家不过是想了个骗钱的法子罢了。
到实惠食铺那儿,购买到了稻种,直接就回了家,开始给田地蓄水育苗种稻,完全是按照老办法来的。
他们想的是,只要稻种没有问题,那丰收是必须的。
时光流转,已经过去七日了。
珠窝村依然很热闹,宽窄街人来人往,时不时的就有客人从铺子中购买货物。
实惠食铺这边恢复了正常运行,稻种的销售大概是告一段落了。
而综合市场那边,水桶销售还是非常的火热,基本上小贩将水桶运送过来,不到一刻钟就会被客人给买走了。
兔儿山的入口处,就多了许多的牛车、马车、骡车。
许多家中有车的百姓,见苏家搞这个外卖,似乎是有钱赚。
虽然没有那个本钱去定做水箱,但也纷纷想着法子来运送甘霖肥。
毕竟甘霖肥的浇灌要持续几个月,是个长期性的活计。
而百姓们自己改造的“外卖车”,相较之下就要简陋的多,只是将车斗改造成了三层,能够一次运送三十桶甘霖肥。
马车颠簸,即使木桶加了盖子,还是难以避免的会洒出去一点,所以经常发生和客人扯皮的事情。
但大多家庭没有车,距离稍微远点的,也只能包车将甘霖运送走。
所以,黄大牙等“官方”外卖员的生意是最好的。
水箱花了大价钱制作,能够保证在运送的途中滴水不漏,为了保证客人的利益,最后一般都能装个三十二、三桶,等于是又便宜了两三文。
于是乎,苏家外卖车基本上一回到兔儿山就会被百姓包围,黄大牙等人,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
穿越七人组当初就已经考虑到了,会有百姓用自家的车来接单送送甘霖肥,这是避免不了的。
所以,苏家这边总共就只定做了十辆骡车,除了赚点钱之外,更多的是先给运送甘霖肥的运费定价。
先将市场做一定的规范,避免那些有车的人漫天要价。
而目前来说,自发来接单的百姓,收取的价格差不多就是按照当初的定价来的,甚至还会低上一点。
客人负担的起,外卖员也有的赚,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喜欢。
第130章 外卖员和外卖车[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