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的大不敬,连衣着都弄不好,这么邋遢的人,别人凭什么会效忠与你?
可是入了顾雍三饶耳朵里,了就不一样了,曾经听闻周公姬旦知道有大贤来了,直接抛下碗筷去见人,令人大为感动。
毕竟民以食为,何况是吃饭吃到一半?今万万没想到居然真的有这样的人!这赵简直就是姬旦在世啊!
所以听闻赵为了见自己三人,连正在吃的饭都丢下了,不由得发自内心的感动,尤其是两个年龄较的毕竟经历过的事情比较少,所以很容易被感动也很正常。
连连回答道:“不碍事,太守此举真令吾等汗颜!吾等何德何能,才能有如此之福分,让主公行周公之事啊!”
赵一听,周公之事?这不是自己得和马依张宁才能行的事吗,怎么会和你们一群大老爷们行这种事,真恶心。不由得心底一阵恶寒。
忽然赵的脑袋里浮现了一句诗:“周公吐哺,下归心!”
难道是这个意思,看来真是自己想太多了,没文化真可怕啊。
然后迟疑了一下道:“还请诸位告知身份!”
因为顾雍是被蔡邕的推荐信引来的,他年少曾在蔡邕的手下学习过一段时间,如今也是过去了三四年,一身本事也几乎都是蔡邕教的,所以已收到蔡邕的信,就匆忙收拾行装北上。
于是上前一步道:“禀太守,我乃顾雍顾元叹!收到家师信件,便马不停蹄的北上乐浪,得知太守器重,怎敢不为太守奉献吾一身热血!”
赵一看,正是年级颇为的那个文人,虽然年纪不大,却是颇有气势,而且语气中透露着自信,赵并没有感觉他而轻视,或者赵就没有轻视过任何人,因为年龄不一定能代表一切,之前关注的也只是他们的心智是否成熟,一旦不成熟,就还需要打磨。
因为有本事的人心里总有一股傲气,高人一等的傲气,一旦不成熟听不进去别饶意见,只怕是误人误己,难成大器!
赵开口道:“元叹之才,我早有了解,不知道你感觉蔡邕蔡中郎如何?”
顾雍开口道:“老师之才,是上之皓月,巍峨之泰山,当时大儒也。”
赵看他太年轻,而且如此评价蔡邕,所以打定了主意让他再回炉一年半载,道:“正好蔡邕蔡郎中也在吾这里,元叹可以去拜访老师去了,正好元叹年纪尚,也可以在蔡郎中底下再学习一年半载,待学业有成,我定当重用你!”
虽然赵放了一个空头支票,明显就是看自己年纪敷衍自己,不过顾雍也明白,自己如今的才华虽然才同龄人之中,无人能出其右,可是可以成长的地方还太多太多,而且当初在蔡邕手下学习了两年却是受益良多,两年时间到了,虽然自己很不舍得离开,可是蔡邕自己知道的知识已经足够了,而且也分外的想家,所以就没有坚持,
(本章完)
喜欢。
第100章 安置顾雍[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