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53章 恭送大宋[1/2页]

剑仙的现代生活 大帅比慕白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等澹明带着两位宫娥赶至伤兵营时,战斗早已结束。
     尸横遍野。
     十多具身着宋军制式皮甲的尸体倒伏在营门处。
     脚下沙砾浸透了暗红,踩在上面,每一步都有粘稠感。
     折断的枪杆横七竖八插在地上,尸体堆叠,纵横交错。
     有元军的,但更多的是宋军。
     每一张面孔都尤为熟悉。
     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个须发花白的老兵,胸前的【忠勇】二字依稀可辨,手中还紧握着一柄折断的朴刀。
     他叫黄忠,对,跟季汉那个老将军同名同姓。
     淮西老兵,在伤兵营最喜欢给人吹嘘当年官家曾赏赐过一件袍子,还被官家接见过,是真是假,便不得而知,因为他是他们那一营唯一活着退到崖山的老卒。
     在他身后倒着一个年轻弩手,腰间的箭囊一箭未发,后背已经插满了七支羽箭。
     澹明认识他,猎户出身,曾经在广南东路流亡作战的时候,一人连杀十七元军,还杀了一个百夫长,是军中有名的神射手。
     曾经跟澹明说过,只要羽箭足够,他一人可以守一关。
     澹明相信他,真的相信。
     如今倒在此处,并非他敌不过那些元军,不过是因为双手被骑兵斩断,无法弯弓射箭罢了。
     原先他上官打算让他修养好之后去辎重营,只是他性子倔强,说还有双腿,还有牙口,死活也能留下一个元军。
     他应该是做到了。
     在他旁边,是一个喉咙被咬开,面目惊恐的元军,看着年纪,两人差不多大。
     往营内走去,一个都头模样宋军靠着旗杆而坐,一动不动。
     西北角拒马旁,七具尸体保持着战斗队形。
     为首者铠甲精良,当是统制官,六名亲兵呈扇形护卫在后,每人身上都不下十余处伤口。
     地上插着一柄卷刃的陌刀,刀柄上缠着的青布已被血染成黑色。
     整个营地,只闻硝烟,未见活人。
     越往里走,死的宋军越多,有一些军帐内甚至堆满了宋军尸体。
     一旁的阿喜捂住小嘴,泪水簌簌而下。
     青萍目光呆滞,声音发颤:“难道....整个伤兵营都被元军杀光了么?”
     澹明神色凝重,没有回答,拳头紧握,一丝鲜血自指缝间渗出。
     伤兵营驻军原有千人。
     除去重伤员,能战者应有六百余人,再加上陈五的守备小队和日常巡逻队伍,合计不下七百之数。
     此时元军主力正全力围攻海上宋军,登陆崖山的不过数百人,其中大半已向行宫方向进发。
     围攻伤兵营的元兵,至多百余。
     区区百人,竟能屠尽整个伤兵营?
     汉家儿郎...何时已孱弱至此?
     五代十国到底给神州造成了什么损害。
     澹明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头郁结,现在不是悲春感秋的时候,当务之急,是要找到船只带二女离开。
     正打算转身走向平日停放哨船之处。
     一声凄厉的惨叫突然从大营深处传来。
     澹明瞳孔一震,看了一眼青萍,迅速抄起地上的一柄长刀,示意二女躲在身后,三人小心翼翼探步前去。
     穿过联营的军帐,经过数不清的尸体旁。
     才刚刚转过身,便见到一宋军正将长刀狠狠刺入元兵胸膛。
     待敌人断气后,便身子骨一松,瘫倒在地。
     “我真的不行了,要是还来一个,就只能伸长脖子等死,不对,我连伸脖子的力气都没有了。”陈五靠在一堆尸体旁,咽了咽已经干涸得快要冒烟的喉咙,有气无力道:“赵医官,你若是还有力气,要不就送我先走吧,我不想死在元人手上。”
     一旁血迹斑斑的赵朴简闻言,皲裂的嘴唇扯了扯:“有这力气,我何至于被那元虏伤了脚腱,你还是歇歇,恢复点力气便走吧,或许还能逃出去,我是走不了了。”
     “嘿,你若是不走,那我也不走,反正...也不知道能去哪。”陈五嘿嘿一笑,忽然又叹了口气:“不知道青萍和阿蟹兄弟怎么样了。”
     “昨日还约好了,等这一战结束,咱们几个以后不管去到天南地北,每年都得挑个时间聚一聚。”
     “怕是成了不了。”赵朴简神色暗淡了一下,很快便又恢复了常色:“行宫已经沦陷,按照元军那攻击烈度,青萍她们若是能早一些乘船离开,或许还有活路,毕竟张枢密尚未战败。”
     “要是晚了....”
     顿了顿,没有再说下去,而是说起那个疍家少年:“阿蟹的话,他手段高明,懂得本领也多,如果只有他一人,应当能活下来,不过...”
     陈五也是一阵沉默,虽然相处只有短短一月左右,可朝夕相处之下,他早已把这几人当做自己亲人。
     可惜了,这个乱世...
     “不过什么,两位就这么小看我?”
     突然一道熟悉的声音传来。
     两人费力地抬起眼皮望去,顿时瞳孔一震。
     澹明看着他们,忽然就松了口气。
     “阿蟹?!”陈五愣住了:“你怎么会在这,是我快要死出现幻觉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那你再看看青萍,是不是觉得自己快要去投胎了。”澹明摇了摇头,一把拉起他:“还有力气说笑说明死不了。”
     “青萍妹子?!”陈五彻底呆滞了,连带一旁的赵朴简都有些茫然。
     “别惊讶,也别问我为什么出现在这,咱们还没脱离危险,有什么话等活下来再说。”不给他们反应时间,澹明立即问道:“五哥,伤兵营还有活着的人么?”
     陈五脸色悲恸,最终摇摇头,示意四周:“这就是伤兵营最后一战的地方。”
     澹明闻言,沉默片刻,道:“那我们现在就走,应该还有哨船吧。”
     陈五没回答,倒是一旁赵朴简轻声道:“应该还有两艘。”
     “那就行,先走,还是那句话,活下来再说!”澹明沉声道。
     ......
     不多时,滩涂边上,两艘哨船缓缓驶离伤兵营,朝着宋军水军方向追去。
     海面上漂浮着无数战船的残骸,碎裂的木板和折断的桅杆随着波浪起伏。
     宋军的战旗半浸在水中,墨色的“宋”字已被海水泡得模糊不清,破碎的箭矢和长矛像水草般漂荡,几面鼓胀的船帆半沉半浮。
     远处,一艘正在下沉的战舰只剩桅杆顶端还露在水面。
     数十艘战船在怒涛中纠缠厮杀,断裂的桅杆与燃烧的船帆在硝烟中若隐若现。
     战斗,还在继续。
     看着时不时飘过来一具尸体,两个宫娥瑟瑟发抖,阿喜使劲钻入青萍海中,双目紧闭,不敢睁开。
     “不怕,不怕,会没事的,会没事的。”青萍虽然脸色苍白却依旧在安抚着阿喜。
     “不要放弃,你们一定能活下去。”澹明使劲摇晃着船桨,给船上的两个小宫娥鼓劲道:“不要放弃!”
     “这一仗,怕是不好过...”看着远处硝烟漫天,另一艘哨船上的陈五费力地摇晃船桨,神色凝重:“还以为元军会派出小队来截杀我们,没想到全往张枢密那去了。”
     赵朴简虽然不好动弹,却也拿了根桨划起来:“官家和丞相都在水军之中,正是立功的时候,那些元人哪里顾得上我们。”
     “希望...希望我们大宋...”
     “轰隆!!!”
     正说着,突然一声巨响传来,打断了几人的话语。
     抬眼望去,顷刻神色呆滞。
     只见宋军水军防御被突破,军阵彻底混乱。
     只听得元军震天撼地的喊呼声,以及在硝烟中逐渐倾斜的龙舟。
     “怎么....怎么了...”青萍嘴唇颤抖。
     “宋军败了,宋军败了!”
     欢呼声响彻寰宇,无数元军战船争先恐后冲向大宋中军。
     一艘又一艘的宋军战船倾斜沉没。
     “怎么会....”看着火光冲天的宋军战船,陈五浑身颤抖:“不过...才一天不到.....”
     “怎么会.....”
     看着满天火光,澹明抿了抿唇。
     终究....还是阻止不了么。
     .....
     龙舟之上,一文官立于残破的楼船之上,海风卷起他染血的衣袍。
     四周战船倾覆,火光将海面染成血色,映红了半壁天空,元军的喊杀声越来越近。
     可他却神色平静如常。
     半刻前,他拒绝了张范阳派来的救援船,他不认为能突围出去,若是被擒....
     天子不能受辱。
     一盏茶前,他亲手将结发妻子推入怒涛。
     夫人抓着船帮不愿松手时,他只说了一句:“且先行一步,为夫随后就来。”
     妻子含泪,撒手沉没。
     八岁的小官家紧紧拉住他的手,稚嫩的脸上却未见有半分惊慌。
     文官缓缓蹲下,拭去小皇帝脸上的烟灰。
     官家很瘦。
     长年的奔波让他原本就羸弱的身体越发瘦弱。
     明明已经八岁,身形却还不如寻常人家孩童五岁。
     官家很听话。
     明明只有八岁,却从没有一日偷懒,认真习课。
     官家很仁慈。
     在位期间,未见疾言厉色。
     若是生于太平年,大宋应该又要出一位仁君了。
     只是,天不遂人愿。
     文官微微叹了口气,轻声道:“陛下,怕吗?”
     小官家摇了摇头,声音细若蚊蝇:“有陆卿在,朕不怕。”
     文官浑身一颤,喉头滚动,声音沙哑:“国事至此,陛下当为国死,德佑皇帝辱已甚,陛下不可再受辱。”
     “嗯嗯!”小官家认真点了点头,脆生生道:“汉家天子不可辱。”
     “....好。”
     陆君实整肃衣冠,将传国玉玺系于少帝腰间。
     再稳稳抱起,面朝临安方向深深三拜,以谢皇天后土护佑赵宋三百二十载江山社稷。
     望向远处,元军的战船已突破最后防线,鼓声愈发逼近,破碎的宋旗在风中猎猎作响。
     “陛下,臣等……该上路了。”
     少帝虽年幼,却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小手紧紧攥住官员的衣襟,稚嫩的脸上还带着些许懵懂。
     年幼未谙生死义,殉国死节等闲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文官最后深深望了一眼燃烧的大宋龙旗,转身迈向船舷。
     “臣,陆君实。”
     “恭送大宋!”
     话音未落,墨青色的官袍已没入怒涛。
     海面之上,唯余一顶乌纱随波浮沉,渐渐远去。
     《宋史》记载:【秀夫朝服抱王赴海,左右诸臣从之死者数万。】
     赵宋,灭亡。
     ......
     江面上漂浮的尸体像破碎的芦苇,像蚁群,密密麻麻,随着波浪起伏。
     赵朴简的手指紧紧扣着船舷,指甲深深抠入船舷。
     望着远处渐渐沉没的龙船,那曾经代表着大宋最后希望的龙旗,如今只剩一角还露在水面,很快也被浑浊的海水吞没。
     “结束了...”他喃喃道,声音嘶哑得不像自己的。
     “大宋....亡了。”
     “神州要沦于异族之下了。”
     “我们...也没活下去的理由了。”
     而此刻,四面八方无数元军哨船开始分散清剿海上残余宋军,有几艘船朝着他们驶来。
    &nb

第353章 恭送大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