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糊的应和声,其中铁勒那粗犷的嗓门尤为响亮:“大王豪气!末将奉陪到底!”
老者摇了摇头,环顾四周,只见营中将士们围着篝火高声喧哗,地上散落着无数空酒坛。
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酒气,让人闻之欲醉。
“摄理王为何独自在此?大王的酒宴已经散席了么?”
突然一旁传来大祭司的声音。
老者扭头望去,便抚胸行礼:“见过大祭司。”
“不用多礼,摄理王乃是我部柱石,老朽可受不得这礼。”大祭司大祭司拄着乌木权杖缓步走近。
“大王酒兴正浓岂会那么快结束,帐内诸将皆已沉醉,万一出了点什么事,不好处理,老夫担心夜间防务,便出来看看。”
大祭司微微颔首:“不愧是摄理王,有摄理王亲自坐镇,我部定能长兴不怠。”
老者摇摇头,神色肃然:“大王英明神武,方是我族兴盛之本。”
“此言极是。”大祭司大祭司含笑侧身让路:“老朽就不耽误摄理王巡视了。”
“失陪了。”老者抚胸行礼,便带着几名亲卫大步离开。
看着摄理王离开的背影,大祭司紧绷的神情才稍稍放松。
有这位老将坐镇,今夜防务定然无虞,自己或许是多想了。
既然这样,就无需劝谏提醒大王,避免不快。
大不了,派多几个人守着那汉官就行。
大祭司这位置很好,自己还想多坐几年。
.....
汉官临时营地。
摇曳的灯火映照着卢照民焦躁的身影。
帐外蛮族的喧闹声隐约可闻,他来回踱步的脚步声在寂静的营帐中格外清晰。
澹明盘坐在矮榻上,双目微阖,呼吸平稳得仿佛已经入睡。
突然一声轻响从帐外传来:“府君。”
卢照民猛地转身:“进来。”
亲卫校尉轻手轻脚地掀开帐帘,压低声音道:“所有人已经准备好了。”
“民夫那边安排好了吗?”卢照民不放心地追问:“撤离时,万不可丢下一个。”
“府君放心,已派了一队精锐扮作民夫,届时会负责引导他们撤离。”
“那就好。”卢照民微微松口气,看了眼帐外,又低声道:“你先回去吧,这周边蛮族耳目众多,得提防。”
“府君也小心。”校尉点点头,转身离开大帐。
待校尉离去,卢照民转向澹明,嘴唇蠕动似要说什么,最终只是长叹一声,继续在帐内来回踱步。
.....
囚营,平日里早应该睡去的数千女子此刻却三三两两聚在一起,目光灼灼地望向易水的方向。
曾经黯淡无光的眼眸里,此刻跳动着求生的火焰。
“会没事的。”
“那个小郎君说今晚我们就可以回家。”
“待会儿跑的时候,一定要用尽全力。”
“可往哪里跑呢,路好黑,我看不见。”
“崔家小娘子说了,那个小郎君会有办法帮大家引路,到时候跟着路标走就是了。”
“放心,一切都好的。”
“会没事的。”
低语声在黑暗中此起彼伏。
这些女子互相握紧对方的手,互相安慰着。
原本以为不出意外的话,她们都会死在这里,只是时间问题,谁先谁后而已。
不过浑浑噩噩被吃掉、被凌辱,也总好过清清醒醒,痛苦不堪。
早就没有了盼头。
可如今不同了。
有个小郎君给大伙喂了可以恢复体力的水,又暗暗帮治了不少病,还保证说一定能让所有姐妹活着回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那颗早已死去的心,忽然又活络了起来。
只要有一分回家的希望,哪怕是拼尽全力,也不会放弃。
在角落的窝棚里,崔盈一直看着凝视着夜空。
今夜云层重,风有些喧嚣。
那一轮明月只剩下一点点晕染。
女掌柜十七看着崔盈,有些好奇凑过来:“怎么了?”
崔盈摇摇头,收回目光,回头望着几女,嘴角泛起一丝苦涩的笑意:“你们方才有见到一道流光么?”
“什么流光?”
“没什么...”崔盈低头看着掌心,那里似乎有什么正在消散,轻声呢喃:“只是...突然舍不得阿祀了。”
几女面面相觑,不明白她话中的含义。
崔盈没有再解释,只是将手紧紧贴在胸前,轻叹一声:“快结束了。”
“原来...这也是奢求...”
.....
夜色如墨,狭窄的山道上,一支骑兵部队正悄无声息地向前推进。
战马的四蹄裹着厚布,骑兵们口中衔着木枚,刀鞘都用皮革紧紧缠住,连呼吸都刻意放轻。
霍凌峰策马行在队伍最前方,目光死死盯着远处蛮族大营的轮廓。
这次行动成败与否,全系于那个八岁孩童的承诺。
为了这次行动,他们故意以驱赶流民的理由带着上千兵士离开范阳,又特意绕了一圈远路,然后留下步卒,带着骑兵奔赴蛮族大营。
他握紧缰绳的手微微发颤,身后这三百骑兵,是府君的底气。
但若正面硬撼数万蛮族大军,无异于以卵击石。
所以,若是没有必胜的把握,自己是绝对不会出手,哪怕那数千女子死在眼前。
“将军,前方就是约定地点了。”副将压低声音提醒道。
霍凌峰抬手示意部队停下。
他深吸一口气,深深看了一眼天色,又把目光放向远处蛮族大营。
喧嚣声隐约传来,还夹杂着些许嚎叫。
他缓缓闭上眼,似乎能听到囚营里那数千女子的期盼。
拳头忽然便死死握住。
“给我个希望。”
“一个希望。”
“我也想....”
“救下她们!”
喜欢。
第334章 人衔枚,马裹蹄[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