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主动,胡碧芸也一样回应。
时间,能治疗伤痕,却不能隔绝爱意。
凿壁偷光。
回家两天时间里,也是谢一城最近一段时间最舒服的两天,孩子有人帮忙带,不用心中挂念着大队里的事,每天天还没亮就早起。
在家里想什么时候起就什么时候起。
唯一需要注意的点是,孩子太小,可能会闹着找娘,胡碧芸起来他也没法再睡懒觉。
不过这也算是谢一城最近一年多以来,最放松心的时间。
原本在大队时的忙碌跟在屯子里的轻松,形成巨大反差。
平时在大队的时候忙起来没觉得,这一回到家整个人感觉就不一样了,瞬间轻松下来。
谢一城想了一下,如果后续让大队里面的战士返乡一趟,等回来估计要重新习惯一阵,他要是等大队,估计到时候也要习惯一阵。
两天里,谢一城没有出屯子,就在家里陪着胡碧芸跟孩子,闲暇时间抱着孩子在屯子里来回走动,去各家走走转转。
屯子里人也长时间没见面,正好见面聊聊。
其中谢一城从采药人口中得知,他在谢家屯跟附近屯子里找了几个半大孩子,有男孩也有女孩,年龄在10岁出头。
这些孩子也都会认字写字,就是识字量跟书写数都不算太多。
不过在谢家屯,有胡碧芸经常在屯子里教书,帮着孩子识字写字,这样正好跟采药人这边对应上。
这些孩子在谢家屯,还包吃包住,而且采药人还不收拜师礼跟钱,有点类似旧社会的儿徒。
不过跟儿徒不一样的,采药人这种专门跟地方报备过,经得地方政府同意才进行的,包吃包住地方出。
这些人在后续很长一段时间里,就陪在采药人身边,一边识字一边跟采药人学习。
学木工铁匠活那些都要三五七年,学医还是学中医,那时间更长。
这也是很多时候,中医都是世代传的原因,都是打小教,让家里孩子从小就了解中医药、病症,对这些都耳濡目染,等到了中年,已经在中医行当里面待了二十年左右,童子功出身,家传的技艺,经验足,怎么都比半路来的人强。
采药人带的这些孩子,也之前定好了,在身边帮忙,等到了时间,就在山里忙活,到时由政府这边出面安排。
具体安排通知还要等多年以后。
对于这点,谢一城还是表示赞同。
这不就相当于,政府托采药人进行医生培训,后续再进行定点安排,跟后世的基层医生跟中西部定点有类似。
不过跟现在相比,后世是总结经验进行的。
赤脚医生政策如今还没开始,时间还早,这边政府属于额外增加,也是想要借着机会,将政府威信扎根基层山林中。
从胡碧芸开始拿政府工资补贴,到采药人也被“收编”,政府给发放一些津贴待遇,还被托付着来教学医生,这信号都极其明显。
对于这些懂文化有技术,并且出身好的人员,政府都是特别照顾。
喜欢。
第1208章 凿壁偷光[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