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二十八章 灵前定位[2/2页]

知宋事 九品莲台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r/>     他说这话时,一同来的重臣们都沉默。
     这种沉默,显然是一种认同。
     在场的德芳很尴尬,却无法表示什么。
     崇简听到这里,知道关键时刻到了。
     什么金匮之盟,兄终弟及,这一世就别想着拿来忽悠人了。
     他正要出言,就听到一个女声响起。
     “官家早有书面遗旨,交代给臣妾收藏,并私下嘱咐臣妾,一旦大行之时来不及交代,就把这条旨意拿出来供宰辅们过目。今日,正当其时。”
     言毕,一阵香风扑面,花蕊夫人走了进来,手捧一束黄娟,立于宰臣之间。
     众宰臣一见,都跪下接旨,纷纷道:“有请徐尚宫宣旨。”
     崇简更是在心里欢呼,干得漂亮!
     花蕊夫人一入宫就在尚宫局主司言,掌宣传启奏,后来地位升迁,成为宫内女官之首,主管宫内事务,她拿出来的遗旨,自然具有相当可信度,无人敢于轻视。
     原本圣旨起草主要有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负责,但事涉机密,由宫内尚宫局起草作为凭证的密旨,还是得宜恰当的。
     花蕊夫人并未直接宣读诏书,而是将那束黄娟直接交给薛居正。
     薛居正展开黄娟,几个人凑在一起,默默读完。
     然后黄娟就在在场宰辅手中传递,传递到谁手中,都会重读一遍,恨不能在字里读出字来,或者重新把赵二读出来,手把手地告诉他们怎么做。
     这实在是个艰难的选择。
     它难就难在超越常规,超逾礼法。
     按常规,继位的是声势已然大起的晋王加开封府尹赵光义,按礼法,继位的就是嫡长子赵德昭。
     但现在要选择的却是二皇子赵德芳。
     这还是一个年未及弱冠的毛头小子,在朝堂中既谈不上威望,也没有班底。
     “各位大人,可否听我一言?”
     一直沉默的崇简站出来了,向诸宰臣郑重行礼。
     几位宰辅对崇简都有所了解,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跟他有较深入的交道,知道他每每有出人意表又振聋发聩的见解,在关键时候可以发挥出奇制胜的作用。
     他和官家私交匪浅,属于人臣兼子侄辈的关系。
     他能够让官家倾听自己的想法,而且将之部分变为政策实施。
     尤其是近年来,在财赋、教育、甚至人事安排上,官家都越来越多听取他的意见。
     赵小三有时都被他搞得来焦头烂额,但却对他无可奈何,其间既有超越一般的君臣相得做保护伞,更有他本人超卓的才干为底气。
     唯有军事,作为官家禁脔,他尽量不去染指,但平蜀、取唐,他早已在军中打上了自己的印迹。
     更重要的是,他的存在,本身就是赵二抬举自身血脉打压兄弟的一种展现。
     因此,诸位宰臣都认为,在继承人的确定上,他应该有发言权。
     他的发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御榻上长眠不起的那人态度。
    喜欢。
  

第一百二十八章 灵前定位[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