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二十二章 抗旨[2/2页]

知宋事 九品莲台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本来国子监主官,一般都会安排老成持重的大儒担任,但赵二竟应允了崇简的要求,显然也有自己的考量。
     目前,只要是崇简所求,赵二基本应允,引得众人议论纷纷,觉得恩遇超常,不合规矩。
     但另一方面,他对赵小三又没有真正放弃,那个晋王加开封府尹,怎么看都像是接班人。
     这是个很奇特的现象。
     是尾大不掉无法处理了,还是别有企图。
     帝王心思不好猜锕。
     莫非是养蛊?
     想到这里的崇简不由心中一冷,心想赵二最终的选择莫非是江山,而不是某一个人?
     儿子,兄弟,在亲情面前,雄才大略的帝王可能会有不同于常人的选择。
     而跟随着传旨内侍南下广州的二陈兄弟,也见识了另类的人,以及他另类的处事方式。
     “我在这里好好的,为什么要回去?”
     听完圣旨的潘惟吉,第一反应不是接过圣旨,而是昂着脑袋反问。
     这一瞬间,也许他想到的不是崇简对自己的关照,而是潘家上上下下的冷漠。
     当然这个上上下下,不包括潘美。
     好吧,我就不再成为你们的累赘了,免得你们时刻提心吊胆。
     “请潘大人慎言,这可是圣旨。”
     在陈氏兄弟目瞪口呆的的注视下,传旨内侍语带威胁地道。
     “呵呵,中贵人远来不易,要不休息两天,再启程复旨?”
     谢处玭见势不妙,插话道。
     相处日久,谢大人是真心喜欢上了这个能干又懂事的副手,此刻见他要担上抗旨的罪名,自然要出面缓解。
     “是啊,你远来是客,就让我尽尽地主之谊吧。”
     刘承珪也发话了,对潘惟吉施以援手。
     刘承珪本是宫中大佬,又曾共掌武德司,一说话,这传旨内侍自然不敢怠慢。
     等谢、刘二人陪着传旨内侍下去了,陈氏兄弟才搭上话来。
     “这里有封信,是三司赵崇简大人带给大人你的。”
     原来,当初他们离开的时候,崇简交代给他们的书信是直接给潘惟吉的,其他人都要通过潘惟吉转交或口头转达。
     在信里,自然谈了请他回来的设想。
     只是在那时,崇简也没想到圣旨会下得那么快,以至于二人还没有沟通。
     “可惜了,这么好的事,怎么不让我来参与。”
     不想潘惟吉看了,连叫可惜。
     他口中所说的好事,自然是是指经营钱庄。
     “大人说笑话,这等低贱营生,怎可劳动大人亲自操刀?”陈仁爽连忙谦逊道。
     确实,大宋虽说立国之初就颁布了《商税则例》,显出少有的对商业重视的态度,但毕竟还是一个科举方兴未艾的社会。
     发展到后来,大宋宰相韩琦公然宣称:东华门外唱名,方算得真好汉。
     这等于宣告,没有在科举中博得好名次,一切都微不足道,别说行商,哪怕是军功,都不足挂齿。
     这就过分了。
    喜欢。
  

第一百二十二章 抗旨[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