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59章 思念,有人要远行[2/2页]

种田女城主 那颗酸酸的糖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r/>     “哇——”孩子们热烈地欢呼着。
     陈帆也把压岁钱抓了出来,也是金饼。孩子们又哇了一声。
     “刚才那两个是特意给儿子儿媳的,这一批是给陈家的孩子们的,大家都有。”许氏又笑眯眯地说道。
     十一个人,每人领了一个荷包,这样陈帆和章辞就领到了双份。
     大家打开荷包,里面都是金豆子。
     “哇——”这次的惊呼声几乎要把屋顶掀翻了。
     孩子响亮地说了一大串祝福的话,请许氏向夫爷和夫人转达。
     许氏看着大家:“大年初一正好是雨水,也是七九河开的时节。我们的好运也会像河开,像这雨水来。”
     陈帆和章辞给孩子们发压岁钱,也是每人一个荷包,里面装的也是金豆子。
     孩子们深深地行了一礼,又说了一串漂亮话。陈大憨憨把“早生贵子”也蹦出来了,被陈忠檩捶了一拳。
     仆从们也都有新年礼,近水楼台总是要先得月的嘛。
     陈帆打开了大门,村民们远远地看到了,都走了过来,说着吉利话。陈家在进门处摆了两张桌子,摆上花生糕点糖果蜜饯,再配几条长凳,大家可以坐下聊一会儿。
     王里正过来拜年了,还带着礼物。
     村民们也不大吃大嚼,吃上几口就停了,往兜里抓也只是松松的一把。对上门的小孩子,陈帆还另外给了一方红纸包着的云片糕。
     她小时候收的压岁钱就是插在小糕里的。后来几年才盛行红包。
     大年初一基本上是同村同族的人拜拜年,吃吃饭,学生会走远一点去给老师拜年。
     陈家人在村上走了走,和村民们互相祝福。然后大家就乘着马车进了城,把章宅的大门开了,放了爆竹,赶去柳家拜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老太太今天穿得特别精神,屋子里也很热闹。
     她看着孩子们直笑:“你们还赶着今天来拜年啊,明后天来也可以的。”
     陈帆笑道:“我们都想早点儿见到祖母,向祖母讨点福气呢。”
     孩子们齐齐拜了年,每人又领了三个荷包:老太太的,大太太的,二太太的。
     陈帆给柳家的小辈也发了红包。她只是名义上的侄女,也不想着要孩子们跑到王家墩去给她拜年。
     但是老太太提出来了:“等他们到初三的时候去你家拜年。压岁钱你既然发了就让他们拿着吧,初三不用再发了。”
     “还有一件事也跟你们说一下,老五和老七媳妇说要去边疆,你怎么看?”
     大年初一讨论这个?柳家在年前估计争论过了吧?
     陈帆笑了笑:“将军的岗位是在边疆,他们在边疆才能履行职责,积攒功绩,若是离开军队回了家乡,就抛下了他们的基业。”
     她停了两秒,接着说:“边疆苦寒,嫂嫂她们过去陪着照顾着,他们也能更安心地守卫边疆。孩子也可以和父亲团聚。”
     老太太笑意很淡:“理是这个理,可是那里太远了太苦了。”
     陈帆笑着说:“五哥和七哥拼命挣下这份军功,就是想有一番作为,我们是要去支持的。嫂嫂她们那般聪明能干,在边疆也可以拓展商业版图啊,还可以组建一支商队,把北疆的货物运到庆州运到元丰来卖,把这边的商品卖到北疆。我还想请两位嫂嫂帮我留心一下织贝呢,帮我多找些北方的种子过来。”
     老太太笑了:“这孩子真会说话,说得好像必须马上就去似的。”
     其实柳家人肯定是方方面面都讨论过了,就是感情上有点难接受。陈帆说这些是给她们一个肯定的支持态度,也表示她们在边疆的重要。
    喜欢。
  

第259章 思念,有人要远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