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起来的达克乌斯慢慢悠悠地走着,像是一位在巡视领地的王者,沉稳而不急躁,最终走近了一处已经搭建完成的无遮蔽帐篷。
这次他无法做到像个鬼一样神出鬼没,悄然现身于众人毫无防备之时。
无他,此刻帐篷内聚集的人实在太多了。
事实上,早在他踏上这条路的那一刻起,帐篷外的卫兵、帐篷内的军官、术士,以及负责后勤与文书的万民院工作人员便已注意到了他的接近。
“敬礼!”
随着主官的一声高喊,早已经停下手中活计,笔直列队于帐篷之外,宛如整齐机械般训练有素的杜鲁奇们肃穆地接受检阅。
“继续。”
达克乌斯站定于原地,面无表情地伸出右手做出回应的手势,动作不快,但沉稳中自有威严。
为首的主官他是认识的,那是血噬家族的现任族长,也是第54大军团的指挥官,一位身经百战的老油子,在前几轮清洗与吃鸡大赛中,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成功苟了下来,不仅保住了性命,更带领血噬家族逆势崛起,走向今日的辉煌。
一阵简洁的寒暄过后,他迈步走入帐篷之内,坐在早已为他预备好的位置上,顺势接过血噬族长双手递来的计划书,低头看了起来。
计划书内容围绕着伊莱斯忒港这处战略节点的战略规划与需求分析,开篇就明确了目标和功能定位,文中详细注有服务对象、主要货种、运输模式、预期运量等信息,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说白了就是怎么修建筑和铁路,而不是要不要修。
伊莱斯忒港,作为杜鲁奇的战略节点之一,其地位却与洛瑟恩、安格瑞尔有所不同。这座港口城市本身并不辉煌,但它所连接的内陆却极具潜力。
谁让伊莱斯忒港通向的是资源丰沛、地形辽阔、适合开展农牧业与辎重集结的风拂平原呢?
所以,是肯定要修铁路的,而且还要尽快。
而这份战略规划与需求分析文书,其实是从塔里恩丹档案室中翻找出来的。
塔里恩丹嘛,按惯例会提前制作各种可能用到的方案和预案,不管有没有机会用到,准备是必须的。
而风拂平原一旦被完全占领,如何最大化利用伊莱斯忒港的运输潜力、构建辐射向内陆的交通体系,自然是塔里恩丹早早列入方案库的事项之一。
所以,现在这份文书就被翻了出来,作为当前工作的基础蓝本。
不过可惜的是,目前仅仅只有这份类似总纲的核心文件,细节部分则完全空白,尚待完善。
这便是现在这间帐篷内,那些军官、术士和万民院工作人员们日夜忙碌的缘由,他们所做的,就是将这份纲要填充、扩展,变为一份可执行、可操作、可以直接推进施工的完整建设计划。
达克乌斯粗略翻看了一遍,扫过几页关键段落后,将文件递还给血噬族长,随后抬起头,目光转向帐篷中央那座尚在构建中的伊莱斯忒港沙盘模型。
如果将他所身处的这个现实游戏化,那杜鲁奇文化在此阶段对建筑与军事工程的重视,绝对可以称得上是CK3:雄鹰陨落MOD中的『罗马建筑』传统。
这一传统对建筑家和军事工程家这些特性有增益,此外还有军队行军速度、攻程武器效率、建筑时间、发展度增长等加成。
对达克乌斯而言,这是文化之力的体现,更是征服之道的延伸。他明白,仅靠武力无法维持长久的统治,而唯有根植土地、改造土地、利用土地,才是一个征服者真正的胜利。
沙盘的类型不是战略沙盘,而是建筑沙盘,而且不止是一个沙盘,而是两个,一个是目前的,一个是未来的。
但遗憾的是,这次他来的时间不对,目前的还在确定之中,而未来,只有码头部分完成了完整的规划与建模。
没办法,这不是闭门造车就能解决的问题。
按标准化的说法,规划涉及到的是地层结构、土质特性、承载力、地下水位、不良地质分布等一系列参数。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进行严格的实地勘探,最重要的是,需要工具,需要精确测绘,需要可重复的实验验证。
这个庞大的工程若是让间谍系统来操作,属实是有点为难间谍了。
术业有专攻,哪怕间谍进行了测绘,等军队来了后,还会进行二次测绘,这也正是塔里恩丹目前只有战略规划与需求分析这份总纲文件的原因。
等规划阶段彻底结束后,才会进入下一步,也就是路基设计、排水设计以及地基处理等方案的制定。这些都是现实操作层面的问题,没有数据、没有基础,就无法推进。
看没什么好看的后,达克乌斯背着手,微微侧身,缓步走到了一处桌子前。这里,军官们正在聚精会神地将各处汇报上来的地形测量数据进行汇总、测算、整合与设计。他们肩并肩坐着,像一群精算师那样默契地合作,将复杂的坐标与高度数据转化为实用的蓝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们的目标是制作出一幅高精度的地形图,图中需包含等高线、现有建筑物、构筑物、地下管线、水系、植被等全部要素,为后续的线路平面设计、线路走向、曲线半径、纵断坡度、土方量计算等提供最扎实的基础数据。
可能是他站在这里看着,也可能是军官们本就过于专业,总之,在这氛围中,操作计算尺测算的军官们直接将计算尺玩出了花。而使用圆规和直尺作图的军官们,笔下线条流畅,节奏准确,每一笔都毫不犹豫,仿佛他们不是在画图,而是在演奏某种工程的乐章。
还有一部分军官则在快速书写,他们埋头于草图与说明之间,似乎一切都烂熟于心,连抬头交流都无需,手中笔尖划动声与沙沙声汇成一道低频的奏鸣。
那句话怎么说的?
“熬到初中就好了。”
为什么呢?因为家长不懂初中的题,无法进行指导,或者说是干扰。
当然,也可以选择住校。
达克乌斯,作为家长,恰好就在这个范围内。
他站在他们身后,看了一眼,立刻判断出在书写的军官中有不少正在进行的是管线系统的整体预设。从无到有地勾勒出完整的供水、排水管线走向,此外还预留了未来数十年可能新增的扩展接口与地下空间规划。
而另一批人则在进行线路方案的比选与优化,他们从技术可行性、工程投资、运营效率、对港口作业影响的最小化、未来发展适应性、环境影响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比选,逐一列出优劣,逐步缩小筛选范围,直到确定出最优路径。
最后一部分人员正在绘制的是站场与附属设施的设计草案,车站布局、货场排布、交通转换系统、调度室位置、安全出口、动线与疏散通道……这些内容密密麻麻地填满了整张大图,每一笔都显得沉稳扎实,带着战争之外的一种沉静力量。
“宝贵的财富。”
作为领导,达克乌斯最终给出了评价。
他没有夸张,也没有奉承,而是实话实说。
在他看来,这些军官,连同他们背后那整套技术体系和规划思维,确确实实,是这个文明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不同于其他文化,新时代的杜鲁奇建筑,几乎无一例外,都是由杜鲁奇军队亲手修建的。
他们不只是军人,还是帝国最专业、最可靠的建筑队,是真正意义上的多能部队,战场与工地的双料强者。海陆军全部参与进来,职责明确、划分清晰,效率之高令人叹服。
通常情况下,海军负责港口及其下辖建筑的修建,水工、码头、船坞、仓库、海堤等等,无一不在他们的掌控中;而陆军则相对全面化,承担从庞大的陆上军营、铁路、公路、仓储系统,到诸如纳迦隆德的钢铁之心大体育场,乃至『纳迦隆德监狱』这类建筑的修建任务。
劳务派遣的力量,在这种体系中仅负责最简单、最重复的体力活,是整套施工流程中最末端的组成部分。而自从踏足奥苏安之后,这类体力活干脆交由阿苏尔平民负责。
但凡事总有一个但是。
这一次,伊莱斯忒港的修建工作,由杜鲁奇陆军负责,原计划中本该由海军接手的任务不得不转由陆军完成。原因很简单,现阶段的海军实在是抽不开身,舰队调动频繁,各港调度紧张,而风拂平原上的陆军部队此刻正好暂时无事可做,于是便顺理成章地接下了这份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调换并不存在什么跨行业的障碍,哪怕是从港口工程切换到大型城市建设,只要拥有杜鲁奇的标准与模板,任何一支训练合格的部队都能胜任。
所有流程早已标准化,所有构件皆可模块化拼装,所有步骤都被制度化归档。只需按照建造规范与时间节点逐步推进,一座崭新的港口城市便可在惊人的速度下拔地而起。
而比起那些站在高台上挥舞利刃、于阵前血战到底的英雄,这些伏案工作的术士与军官,才是将混乱世界化为秩序秩序的基石,是支撑起战争机器稳定运转的真正骨架,是一种决定胜负的力量。
他们可能始终没机会踏上战场,却在每一条铁道的走向、每一段地基的厚度、每一条给排水管的深浅中,决定了整个战区补给能否如期而至、伤员能否及时后送、舰船物资能否顺畅转运。他们的思考时间往往以周、月计量,但影响却延展至数年、数十年。正是他们,将有可能转化为已实现,将战略构想转为物理现实。
这些人,有些年轻,有些满脸老茧。有的还保留着学院派的谨慎,有的则早已练成在野战条件下画图也稳如老狗的手感,他们低调、沉默,却专业得令人敬畏。
他们不会因上战场而名声大噪,也不会在凯旋门前接受鲜花和欢呼。他们的工作藏在图纸、数据、沙盘和施工图里,他们的荣誉,往往在项目验收通过后的那一刻才悄然诞生。
正因如此,达克乌斯才会说,这是宝贵的财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因为他清楚,比起一时的胜利,更难得的是持续的动员能力,是战略基础设施一砖一瓦筑起的国家意志,是即便在废墟之上,也能重新规划与建设的能力。这种能力,不属于哪一个人,而属于系统、属于集体、属于这群默默无闻却不可替代的群体。
他们不是手持雕刻刀的艺术家,却同样在雕刻历史。
评价了一句后,达克乌斯迈步来到旁边一张长桌前。
围绕这张桌子工作的,是一群专门负责工程筹划与预算测算的军官们。他们的任务是施工准备的第一阶段:初步设计、施工图纸设计,之后再由塔里恩丹负责评审、备案,并最终编制出详细的工程量清单与预算控制价。
这是一项庞大工程中最为关键、最为核心的环节之一。
谁让在杜鲁奇军队中,积分制度与金钱利益密切挂钩呢?
在开始正式动工之前,必须对每一项工序、每一笔物料、每一小时人力进行精准测算和明确标注。这样一来,才方便后续换算积分与预估工程完成时间,确保各承包军团的权益划分公开、公平、公正。
至于谁来承包?
那就得看各个恐惧领主们的手气了,杜鲁奇社会内部运行规则有其独特之处,全凭运气决定归属,而不是由谁来指派。
接着,达克乌斯又来到另一处桌前,围绕这张桌子忙碌的,是一组港口工程专责军官。他们的职责与上一桌类似,但工作内容更具方向性,专注于港口本体与海运体系的设计:泊位数量、堤岸宽度、集中箱调度流线、燃料储备、船坞防护等,每一个细节都关系着后续战略推进与补给效率,是整个前线命脉的神经中枢。
帐篷内,还有一张桌子,是专门为万民院的官员们准备的。
这些人并不直接参与工程设计,也不参与军事指挥,但他们的工作同样重要,甚至在某些方面更加琐碎却不可或缺。他们的职责,是根据军官们汇总上报的数据,结合工期安排与每日施工量,精准测算出阿苏尔平民的预估劳力需求。
随后,还要据此拟定雇工的工钱标准、每日伙食的供给结构、运输路径与消耗速率,并最终核算出开支总量,以便向后方汇报财政消耗,为下一轮拨款和物资调配做好准备。
这些看似细枝末节的事务,其实每一项都直接关系到工程是否能按期完成,是否能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收益,是否会出现劳资纠纷、怠工、物资中断等隐患。
由于战争的来到,很多商业活动和日常社会运作已经停滞了,手工业工坊大多歇业,普通阿苏尔们的生活顿时
第808章 宝贵的财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