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行军途中,很多事情是不能预先料到的。
     一辆满载粮食的架子车坏到了半路上。
     关羽前去查看,李孟羲也跟着过去了。
     那辆粮车已卸了牲口停在路边,车一边高一边低的斜着,几袋子粮食滚在地上,其中一个袋子一经摔破了,粮食撒了一地。
     离得还远便能看到车一边的车轮坏了,走过去才发现,不仅是车轮坏了,连车轴也断了。
     对汉末很多东西李孟羲很陌生,但对架子车不在此列。
     架子车亦或者说是板车,一直到后世农村里也还常见。
     李孟羲好奇的想更进一步看个究竟。
     关羽在跟负责这辆粮车的乡勇商量该怎么办,李孟羲拉着弟弟,他们两个蹲在那里好奇的扒拉着车轮在那里研究。
     前世,哪怕是在农村,李孟羲见得架子车车身虽大多是木头的,但是车轮都是铁轴橡胶的车轮,木头的车轮,倒是没见过。
     现在面前的散架的车轮,就是木头的。
     李孟羲好奇的原因就在这里。
     仔细看木车轮的构造,此时车轮整个散架了,裂成好几块。
     车轮的构造像是用四个圆弧凑成的整个车轮毂。
     一想,好像用木头加工的话,把车轮分开四部分做,的确比做囫囵车轮简单的多。
     原始社会的时候,最原始的车轮,把一颗比较大的树干锯一块,然后就能当车轮了。
     但是这样的车轮不仅重,而且大小形状不可控。
     再高级一点的技术,就是用方木条弯成车轮毂,轮毂中间还有木辐条,这些辐条是起支撑车轮毂的作用,就跟前世的自行车钢筋辐条一个原理的。
     木加工技术做出的车轮相比原始的实心木头车轮,大小就可以随意做了,不再受制于树干的直径,而且更轻便结实。
     李孟羲瞅了一会儿,就觉得这车轮结构有点复杂。
     眼瞅也没备用车轮啊,这车轮坏了,一车粮食咋办。
     据李孟羲所知,出兵之时,带的一百多辆车,全都装的满满当当,没有空车的。
     李孟羲想不到解决办法,他去看关羽怎么处理。
     关羽直接叫后边的行军队伍停下,让乡勇们过来,把粮食抬到别的车上扔上去。
     人多力量大,不一会儿,一车粮食就搬完了。
     “羲儿。走吧。”关羽招呼还在那看的李孟羲,叫他走。
     “这车不要了?”李孟羲惊讶的指着路边停的粮车。
     这车虽说一个轮坏了,车轮轴也断了,但车身和另一个轮还是好的啊,这就扔了?不是钱的吗?
     关羽无声的笑了笑,“出时未带木匠,修也没法修。走吧。”
     李孟羲看样子是心疼车,关羽觉得好笑。
     奥,是因为出来的时候没带木匠啊,李孟羲恍然。
     “那咋个不带木匠呢?要是有木匠这车能修好不,得多大会儿修?”李孟羲顺势又问。
     关羽无言。
     ——
     行军没多久呢,车就折了一辆。
     等回到车厢里,继续跟着行军,李孟羲脑海里想的全都是木匠的事。
     行军得带木匠的。
     因为刚不就是车坏了吗。
     可是关羽为啥不走之前就带木匠呢?
     是没预料到吗?
     这往后,路程远着呢,指不定啥时候又有车坏了。
     还有,这走的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上哪里去招木匠

第176章 无题[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