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那是先前张家给的,我咋能要你的呢。”
“搁在那里还不是搁着嘛,先给她,解燃眉之急。”
“那咋能行呢?”
“能行,咋不行的。”
“年景不好。眼目下也只得这样。等我以后有了,再还你。”叶子妈无奈又深感歉意地对叶子说。
至于多娃的新房嘛,暂时也没力量再盖新的了。一家人商量来商量去的,打算把叶子爹妈住的那三间房子,隔出两间来给多娃小两口住。当然,这期间,叶子嫂提出来,老大应该住在中间,怎么让老二住中间了呢。但大家嫌麻烦,也嫌动的工太多、费钱,就没有调换老大、老二位置。经过一番张罗,多娃这才把婚结了。
就这样,陈家五间北厦分成了三铺儿:西头的两间根儿一家住,中间的两间多娃一家住,东头的一间陈家老两口住。为了儿孙,陈家老两口的房子越住越小;但三个儿女先后都成了家,该办的大事总算都办了,东子老夫妻俩心里踏实,只盼着三个儿女都各自过得幸福。可谁知新媳妇才过门没多久,就闹得要分家。
这柳湾村离汾河比较远,要三、四十里地,所以和北村比起来,生活上要稍差一些,多娃媳妇过门之后就感觉到了。这天,吃过晚饭,多娃夫妻俩在自己屋里一边剥玉米,一边闲聊:
多娃媳妇沉着脸说:“咱一天累死累活的,也不知道为啥。”
“为这个家嘛,为啥?”多娃看了媳妇一眼道。
“挣的工分都给人家用了。”
“你说的倒是个毬。”
“不是吗?”
“一家人还能说两家话?”
“哼!我可不是给你屋里做牛做马的。”
“你才来几天?还做牛做马哩,敢咱妈不该养?”
“有你爹的工资哩,用不着咱养。”
“越说越不像话了。”
“我说的不对?”
“哪里像一家人说的话呢。”
“哼!一家人。”
“敢咋呢,不是一家人?”
“敢这一大家子都靠咱养?”
“说话不嫌口碜,敢人家不挣工分?”
“看挣的那够他一家子用吗?”
“敢不是亲侄儿?”
“亲侄儿,亲侄儿你就养着。”
“我知道你啥意思。甭给我出难题。”
“知道就好。你得听我的。”
“我张不开那嘴。”
“当好人谁都会。”
“才结了婚就分家,就不怕别人笑话!”
“当傻瓜才让人笑话呢。”
“就你能。”
“好心操了驴肝肺。”
“还好心呢?”
“行!不听我的?咱走着瞧。”
……
此后,多娃媳妇不时给多娃提这方面的话头儿,但多娃就是不理睬。于是,多娃媳妇便使出了女人最拿手的一招,硬是一连好多天不让多娃沾边儿。新婚燕尔的,夫妻生活是小两口磨合、相爱的润滑剂。可多娃想要,媳妇就是不肯,小夫妻在炕上折腾来折腾去的,多娃老是不能如愿。求了,不行;吵了,也没用。后来,竟隔三差五地就打起了架来。最后,硬是逼得多娃向爹妈提出了分家。
分家,这在传统至上的柿子湾一带可不是一件小事。因此,多娃一提出分家,陈家爹妈就不同意。可没想到这多娃却说:“不分家,人家就要离婚。”“离婚?”“哦,可不的,人家就这么说的。”“才结了婚,就把离婚挂在嘴上,也不嫌丢人。”“真离了,我也没法。”“看你那点出息,连媳妇都管不了。”
陈家妈妈虽然嘴上这么说儿子,可心里还是放心不下。人常说,家和万事兴。才过门的媳妇就闹得要分家,这传出去不丢死那人了。人家不说媳妇不省事,反而会说陈家老夫妻俩不会容人,连个媳妇都裹摸不了。可要是不答应分家,这眼看着小儿子夹在当中受夹板气,家里成天不得安宁。有什么好法子呢?陈家妈妈一时没了主意。
欲知后续如何,且待下回细说。
a
a
第十五回[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