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91章 金融领域的大丰收[1/2页]

第一日不落帝国 时空寡头koen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1950年底,在危机前后赚的盆满钵满的穿越众清点了收获。兼并了七百多家钱庄票号在各个城镇的网点和铺面,得到了2000万买进实际市值2亿资产的诸多上市公司股票,同时洗劫了四十多家保守势力和大地主世家门阀的地窖和宝库,在法院拍卖会上大肆扫货,只用了2亿就购买了估值3亿的房产铺面、10亿的耕地地矿山、5亿的古董字画珍玩宝贝。这种合理合法合规的抄家简直让众多穿越众及其合作伙伴爽到不行,进一步强化了凝聚力和对李基的信心
      更重要的是,得到了两万多名在钱庄票号工作过,有一定经验的从业人员和管理者,这些人才是李基和穿越众重视的根本,他们在李基眼中,远比那些动产和不动产重要。只要得到被迫下岗的中层和基层人员这些人才的忠诚和支持,垄断彻底的穿越众金融帝国就可以最终建立起来,成为地球上唯一的流动xg控制者。xiazai
      “只要我能控制一个国家的货币发行,我不在乎谁制定法律。”——梅耶,罗斯切尔德
      就像老罗说过的,关键词在于控制,而不在于发行。这个目标不是有钱或有权就能做到的,只有发行源头垄断和人才垄断双垄断才能实现。
      罗家通过控制英国国债的承销和发行,控制了大英帝国的发钞银行,但是他没有垄断所有国家的发钞权。自从英镑的世界货币地位被美元取代之后,当年的马仔摩根、洛克菲勒仅仅干了几十年就成为美联储大股东在世界市场呼风唤雨时罗家就从不在乎法律的第六王室变成了隐形者,几乎消失在世人面前了。得到像摩根和洛克菲勒等人才的效忠之后,罗家就高枕无忧了,退居幕后的好处全部到手,同样得到了美国的发钞权,有他们在台前挡枪,自己躲在幕后数钱,岂不快哉?干嘛事事都要自己cāo心?
      大宋帝国的铸币权掌握在三司管理者的手中,与其说是一种权力不如说是一种负担。铸币不仅仅没有收入,反而一不留神就会给zhèng
      fu带来巨额亏损。仁宗、英宗、神宗六十年年间,前宋朝廷铸造了一亿八千万贯铜钱,按理说铸币宋收入巨大无比,但是亏空的数额竟然高达2千万贯之多。原因竟然是铸钱的购买力竟然还支付不了铸钱的成本。
      可见财政和经济系统的官员们成本控制的水平差到什么程度。而广大的乡绅地主和有经济头脑的民众大量的销毁铜钱,熔融之后用所得jg铜铸造铜器,获利竟高达10倍。
      穿越众在建国之前就做好了准备,大量通过新技术开采出来的铜矿成本极低,在私下铸币上几乎渗透了所有的钱监和主管部门,通过机器在铜板上冲压和流水线生产,几年间生产了8亿贯铜钱。
      不差钱的穿越众差的就是人,而且是可以在现代化的银行工作的基层人员,大批书院培养的高级经济人才在各地担任的都是管理者,分身乏术,顾不过来。总不可能相当于现在财经院校高职高专水平人在清末当柜员吧,基层力量的缺乏使得大量业务被有背景、有地方势力支持的门阀学习穿越众银行新开的钱庄票号抢走了。此时大仇得报,断送了这些死对头的生路,挖墙脚几乎就是在已经倒掉的墙上挖自然酣畅淋漓。
      此时要钱有钱要人有人的新式大银行自然开始了扩张的道路,一口气在结束对新招募的员工培训之后开设了2000多家分行和支行。辰基银行及其控股的金融机构自有的3000多网点加上原有的10几家合作伙伴开设的现代化银行的800多家网点和新开的500家网点,实现了全国每个超过5000人的大居民点的无死角覆盖。
     

第191章 金融领域的大丰收[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