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罢了,既然知道那老者便是检校少保,武宁军节度使,京湖镇抚使兼知江陵府事杨拱,怎能不仔细端详一番。
兴国年间,宗鹏将军挽狂澜于既倒,宗家军的故事可是说书人嘴里百听不厌的故事啊。而这位杨少保就是当年宗将军的副帅,宗家军的二把手。
按耐住噗通噗通乱跳的心脏,小沙弥凝目望去,隐隐约约只瞧见那一堆人围成了一个圈,杨拱笑盈盈地斜依在半截槐树桩上,一手搭着膝盖。而另一手只要抬起,必有人侃侃而谈。
众人或高声,或低语,议论不休。有时也不知说了什么趣事,竟引得他也为之抚掌大笑。
不知不觉中,天色已经渐渐黯淡,那一群人却还没有散去的意思。小沙弥心中好奇难耐,急得抓耳挠腮。
正在小沙弥盘算着找个什么由头凑上去时,大殿处传来急匆匆的脚步声。
小沙弥扭身望去,只见主持又陪着一位身着官袍的年轻人走了过来。那官人身材魁梧,面色凝重,瞥了一眼小沙弥,几步便抛下主持越过竹林。
“师傅,这位又是?”眼见主持停了脚步,站在身旁,小沙弥望着那官人的背影,小心翼翼地问道。
“镇抚司石机宜。”
“吓,襄阳石氏的进士石老爷啊!”喃喃地嘟囔了两句,小沙弥忽然有些心惊肉跳的感觉。
正像他刚才所说的那样,章华寺在江陵城中,香火也算旺盛,府内官差人物,多少总有些耳闻。
若说杨拱是天上的将星下凡,只可仰观,那以白身入杨拱幕府,又去临安行在考中进士,再转回京湖镇抚司任机宜文字的石廷之,便是寻常人等最为羡慕的榜样。
只是不知道究竟出了什么事,竟然石廷之急匆匆地寻到了这里。
“见过机宜!”
石廷之刚转出拐角,就有眼尖的人窥见。一时间,众人纷纷起身招呼。他受杨拱影响,倒不似普通文臣那样瞧不起武夫,平日与这些统制和校尉们相处也颇为融洽,无奈此时他心思沉重,匆匆点头做了后应后,便径直行到杨拱身前。
杨拱对他的到来也有些意外,收起笑容问道:“廷之,有何要紧事?”
俯身行了一礼后,石廷之凑到杨拱耳旁低声回道:“保相,武安郡王到了。”
杨拱撑着膝盖缓缓立起身子来,拍去身上的草屑飞灰,挥手道:“今日兴致已尽,诸君且散了吧。”
“喏!”众人应了一声,三三两两各自散去。直到再看不见他们身影,杨拱才肃容对石廷之问道:“王爷此次前来,可知所为何事?”
“朝廷已经决定重设三大都督府,保相任京湖都督,武安郡王任四川都督,张琦任江淮都督。”石廷之继续说道:“王爷是赴蜀中上任,路过此处,想与保相叙旧。”
杨拱皱了皱眉道:“江淮之兵皆是武安郡王旧部,为何舍近求远?”
石廷之犹豫了一下,迟疑道:“也许朝廷是怕王爷……”
“罢了!”杨拱打断了石廷之,然后下令道:“赶紧随我回府。”
“喏!”
(本章完)
第43章 宗家军副帅[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