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不知不觉中就四年过去了,杨天赐已经十九岁了。
他已经完全脱离了四年前的稚嫩,已不在是那个弱不禁风的少年了。
他现在可以像铁伯伯一样挑着千斤大铁桶,在山道上行走如飞。可以像铁伯伯一样,到大江的急流深里,去击水。
每每这个时候,铁伯伯总会似笑非笑的看着他,他认为杨天赐是可造之才,虽然开始学什么都很慢,但只要学过的东西他就永远都不会忘。
这四年来,他也一直反复练习,在石洞时,学的刀法,可是毕竟时间仓促,领悟有限,但也学的五六成了。
然而他也没有忘记长乐门掌门姜大先生嘱咐自己的事情,可是他四年里从来没有离开过这里一步,也就无法去找姜大先生让自己去找的人。而圣天教再也没有找过他,他们一定认为杨天赐没有万古诅解药,恐怕早就毒发身亡了。
这已经是第四年了,可是他有太多事情都没有去做,父母之仇不共戴天,可是天下之大,又去哪里找寻仇家。
这四年里,他除了反复练习那石洞中的刀法,百无聊赖之时,也会拿出姜大先生交给他的书籍,那是两本书,一本是关于天气,地理的,而另一本是说行军打仗,计策之类的,这两本书他真的可以说是倒背如流了。
这些年,他也知道了铁伯伯的一个重大秘密。他之所以委身在这大善人府,做着下人应该做的事情,原来他一直逃避一个人的追杀。
杨天赐到现在也不相信,这武林中能有铁伯伯怕的人,直到第三年,他才知道铁伯伯一直害怕的那个人到底有多厉害了。
铁伯伯有一个习惯,每个月的月圆之夜,都要到后山去。
那一天杨天赐半夜起来解手,发现后山有动静,时有时无,距离太远,听不真切,所以便走的近了些。
眼前的一幕让他大吃一惊。他看见铁伯伯,立足在一块凸起的大石头上,左手轻扶着一块有半米厚的长方形石头。
右手紧握拳头,高高举过头顶凝神聚气,过了好一会,突然大吼一声,拳头如风一般直击到那块石头之上。
这排山倒海的一拳过处,石削纷飞,那块方形的石块,立时被震的四分五裂。
杨天赐看得呆了,心想铁伯伯的拳法的威力,恐怕当时无有匹敌,这要是击到人的身上那是可想而知了。
这时他才看清楚,地上已经有很多碎石了,可想而知他不止一次这样击碎石头了,可是感觉他并不满足意,相反更多的是失望。
杨天赐很是不解,这时候铁伯伯已经发现了杨天赐,杨天赐问其缘由,为什么每天都这里来练这拳法。
铁伯伯道“我之所以,在这大善人府,五年如一日,在大江中排浪,用大铁桶挑水,实则我一直在练一套拳法”
顿了顿又道“只要我能练会这套拳法,我就不怕我的仇家追杀了”
杨天赐感到很是好奇,惊讶的问道“铁伯伯一拳就可以击碎方石,难道这拳法还没练成?”
铁伯伯满脸焦虑之色,好像霎时之间,万念俱灰,颓然坐地,道“我不及他,不及他,不及他”
他只是不住的重复着不及他不及他,两眼露出全是失望之色,杨天赐突然好后悔问铁伯伯这样的问题。
铁伯伯这样的情绪持续了好久,才慢慢恢复原来的那个自己。不知道何时他手里又多了一块石头。
那石头也是长方形的半米厚的石头,不同的是这块石头中间有一窟窿,就如刀削的一样圆滑。
他指了指那块石头道“这是他用拳头打破的,拳力已经到了极限,如此快的拳力,我是永远做不到的了”
杨天赐真不敢相信这是用拳头击的洞,石洞四周完好无损,边缘如此光滑,平常人是无论如何做不到的。
铁伯伯看到杨天赐将信将疑的表情,郑重的道“此人,武功及其高强,他没有杀我,却在我眼前打了这块石头一个窟窿。”
他接着又道“但是以后在江湖中遇到我的话,一定会杀我”杨天赐道“那他为什么这次放过你”
铁伯伯沉吟了半晌,叹了口气道“其实这也是多年前的恩怨了。那时,我刚学武有成,自认武功天下没有敌手。”
“便四处闯荡江湖,拜访一些有名的大侠,和他们比武较量,也想在江湖上成名。”
“我学武有成三年,游历大江南北,黄河两岸,与无数高手切磋武艺,庆幸的是,一直运气很好,从没输过,那时在江湖上也有了点小小的名气”
第十四章 铁伯伯[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