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十三章 牧野之战[2/2页]

世界演义 绅士西里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救药,抱着商朝宗庙祭器出逃;百姓皆侧目而视,缄口不言。
      姜子牙见时机成熟,就向姬提出伐建纣议。
      十二月,姬同姜尚研究,认为灭商条件已完全成熟,果断决定兵伐商,通告各诸侯国向朝歌进军。在先秦时代,战争之前一定会卜算吉凶,所以太史卜了一卦,得兆象大凶,见此不吉之兆,百官大惊失色。但是按照文王对《易经》的研究心得,虽然文王传说中什么都能算到,但是文王创作的《易经》确不是简单的占卜书,而文王对占卜的作用看得不是很大,一伯事情如果决定去做,就要去做,而不要因为占卜而怀疑不去做,只有在怎么做的选择上,可以占卜为参照,即文王说的“时至而勿疑”。a1tiagta1tiagt
      姬很明白文王《易经》的道理,所以并不理会占卜的结果,通告诸侯共同征伐。姜子牙在鲜原集结大军,精选战车3oo辆,虎贲3ooo,甲士45ooo人,组成伐纣大军。
      诸侯群起响应,在刑丘(故邘国之地,河南焦作沁阳市)与周师会师的最大的八个诸侯是庸、蜀、羌、髳、微、卢、彭、濮,后人称之为牧野八师。周武王改刑丘之名为怀庆。
      周武王利用商朝统治集团分崩离析,王族重臣比干被杀,箕子被囚,微子出奔,而商军主力远征东夷,朝歌空虚的机会,率本部及八个方国部落军队,于十二月二十八冒雨继续东进。从汜地(河南郑州荥阳市)渡黄河后,兼程北上,至百泉(河南新乡辉县市)折而东行。
      帝辛五十三年(周武王十二年,bc1o49)正月初四拂晓,周军到达商都朝歌郊外7o里处的牧野(河南新乡卫辉市)。牧野原非专有名词,这里是相对于殷都朝歌(今河南鹤壁市淇县)而言的。从朝歌城由内向外,分别称作城、郭、郊、牧、野。《尔雅》:“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牧,牧外谓之野,野外谓之林。”a1tiagta1tiagt
      历史上的牧野主要指卫辉市,广义上的牧野也包括新乡市凤泉区、获嘉县部分地区。牧邑的具体位置,东汉的许慎在其所著的《说文解字》里说得最为明白。他说:牧邑在“朝歌南七十里地”,“周武王与纣战于牧野”。汉代的7o里,约合25公里,正是卫辉市区所在地。
      各诸侯率兵车4ooo乘前来与武王会合。
      帝辛惊闻周军来袭,没有任何的防备,商国的主力当时都在东南的东夷前线镇守,所以帝辛只能匆忙组织了数量很少的禁卫军,因为军人不足,故大量武装奴隶和囚徒。这些奴隶大部分都是临时征招的修建宫殿的奴隶,这些奴隶平时受苦受难,根本没有求战意志。
      帝辛亲率以奴隶为主的大军,共有十七万人。
      初五凌晨,周军布好阵,庄严誓师,史称“牧誓”。
      武王在阵前声讨帝辛罪行以激励将士斗志,统一战斗动作以保持阵形严整,在了解到商军大部分由奴隶组成,所以严格申明不准杀降以分化瓦解商军。

第三十三章 牧野之战[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