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书的目的,就是诸葛亮的兵书还没有公布于世,他先得到兵书了,就将兵书里的玉器来修改一番,换成他的语气,这样一公布于世,便成了姜维的名著了,就能流芳万世。
黄硕回答讲,丞相生前并没有写过有关兵朮的的草稿,因为丞相自认为他身体还硬朗,没有必要专心下来写书,当下就是考虑如何讨贼。等到他告老还乡后,再著书未迟。不料讨贼未就身先死。
姜维不信,他认为丞相带兵二十几年了,打仗上百上千阵,有输有赢,丞相一定每打一仗,必定记下总结,好的计谋,也必定记下来的。师母讲没有兵书,天下人都不相信。
黄硕说丞相生前每战占一下马前课,他遗留下来的马前课(算命占卜的一种文字)倒有数十张。将军若想看的,我就寻找出来给将军看。
姜维讲他不想看马前课。
姜维借不到兵书,心里非常怀恨,他只教了诸葛瞻枪法的基本功,就讲教完了。并说学武功,师父带入门,熟练自修行。从那之后,姜维就不在来诸葛府教诸葛瞻武功了。
当时姜维心里讲,你有书不借给我,我就不叫你儿子的功夫,看谁损失大?
后来,姜维听说诸葛瞻为了想做皇上的女婿买要跟费炜的二儿子费恭比武,他心里暗暗窃喜,诸葛瞻跟费恭比武,根本不在一个档次的,
诸葛瞻只学到根本枪法,这种枪法只能上街头买药耍弄找人来看热闹的。儿费恭是大将军费炜的儿子,他肯定得到父亲的真传武艺。
两只公鸡争夺一只母鸡,还打得满地鸡毛乱飞。两个血气方刚的小崽子,为了争得皇帝女,他们肯定来个真刀真枪的拼搏,你死我活的打到分输赢不可。
诸葛瞻肯定丧命。
可是比武的结果却是诸葛瞻打败了费恭。
姜维后来多方打听才知道诸葛瞻真武艺是得到马岱的传授,姜维不得不服了诸葛亮料事如神,会预料到他会留一手,不把真枪法教授诸葛瞻的。就预先吩咐马岱日后帮教诸葛瞻的武艺。
姜维过后思量,他真的不是诸葛亮的对手。诸葛亮死之前,就能意料到他姜维日后可能忘恩负义,不把真武艺传授给诸葛瞻的。他想到此,不由想到诸葛亮临死之前遗计斩魏延的事,他不由心一抖索。
看来诸葛亮临死前对他姜维也是不太信任的。如果诸葛亮完全信任他姜维的话,诸葛亮就把他丞相的职位完全的交给他姜维来坐的。
可是诸葛亮临死前给刘禅的奏折却把他的权力封为三分,一份交给杨义,一份交给蒋琬,兵权才由他姜维来掌管。
将为终于看明白了,诸葛亮并没有把他姜维当做接班人,若是看中他武艺高强,才提拔他来当大将军的。目的就是要姜维来教诸葛瞻的武艺而已。
姜维觉得自己已经被诸葛亮玩弄了,诸葛亮已死了,他姜维还有什么畏惧呢?他不教诸葛瞻武艺就不教,谁也奈何不了他的。
姜维对诸葛家的怀恨,还有就是诸葛瞻迎娶文祥公主,大办宴会。京城里的文武官员统统拿到请帖。
姜维拿到诸葛瞻的请帖,不像其他大臣那样,早在二十天之前已经收到了。姜维的请帖直到吉日的前夕才送达他手上。
请帖迟迟才送达,这明明就是对他姜维的不恭不敬。
姜维就借口军事繁忙,没有出席参加诸葛瞻的婚宴。
姜维心里说,你诸葛瞻仗着刘禅当靠山鄙视我,我凭借掌握兵马大权也看不起你!
这回诸葛瞻举办习武学堂,姜维就认为他抓住了诸葛瞻的把柄。
私人私自招兵买马就是储谋篡权之举。
姜维决定要参奏诸葛瞻一本。
(本章完)
第68章 68.师父与徒弟[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