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六十二章[1/2页]

牧人神 虚子实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第六十二章
      于姐一晚上没回来,强子一晚上没睡觉。
      强子关上窗户的时候,看到阳光穿透云层进入到屋子里来,强子拉上窗帘倒在床上不一会儿就进入了梦想。
      强子睡了一白天,于姐一白天没有回来。
      强子从床上一跃而起的时候,看到月光穿透窗帘进入到屋子里来,强子觉得屋子里昏惨惨的,自己像置身在某个古堡里。
      强子感觉到有光线在一闪一闪的,立刻记起电脑一直没有关,强子又坐在电脑跟前,液晶屏上跃动着人物的画面,强子知道在早晨自己是看了一会儿电视剧离开的。
      强子又开始上电脑了,他剥开一根香肠塞进嘴里。
      强子又开始了他的“搜索”、“复制”、“粘贴”。
      ——
      自从有人类以来,大概从来也没有停止过寻找自己的源头,尤其我们中国人更是一个热衷于寻根的民族。寻找民族的根,寻找大槐树下的先民。根到底在哪里呢?黄帝?黄帝以先呢?国人皆祭祖,但我们的先祖又祭谁呢?后人最该祭拜的当是先祖,当是黄帝所祭拜的那位才好。全人类当有一共同的祖先,同属于上帝,人才显出尊贵。中国属于上帝,中国才显出神圣。其它所谓文化当在此前提之下才显出其光华。这“道,”老子已然感受到了,老子骑一青牛去寻找那能彰显“道”之人去了,那道之人是哪位呢?圣经早有预表,“太初有道,道与上帝同在,道就是上帝。”“四福音书”当为人类共同的福音才是人类之大幸。还是孔子说的好:“早闻道,夕死可矣。”希望自己,也希望人类皆能闻“道”。
      ——强子批语:这哪儿跟哪儿呀,不懂。
      给高三女儿的一封信
      我的宝贝女儿,中学时期的课业确是"恼人,枯燥乏味连同单调的生活,有那么多的书要背,所学知识将来走入社会也不一定能用上,真是叫人头疼,恶心,郁闷",人生为啥要经历这么一个让很多人都深感压力巨大,令人烦恼对一般人来说又不得不经历的阶段呢更不要说高三的学生了,沉甸甸的书包里装载着的似乎已不仅仅是那些书呀本呀的,简直是一座山压得人就象五行山下的孙猴子,何时才能有观音指点,让唐僧早些打此路过,好获救呀
      现实中的高三生,高三中的我的女儿,从小至今生活中的一切都能从父母这里获取,得到物质的满足和精神的自由,幸福吗女儿说很幸福,爸爸也相信女儿是幸福的孙悟空曾经也是幸福的,上天入地,大闹天宫,无拘无束然而,正因此才有人(如来)不得不限制了他的自由,后来也不得不让他戴上紧箍咒,开始吃苦了吧
      我们的人生也是如此,获得太多幸福了,便不能吃一点苦了,现在的高三生多是如此,所以看谁能多吃一点苦就成了竟争中的优势了既然曾经拥有太多幸福现在匀出一点吃点苦又如何呢,那是能保持将来有同等幸福所必需付出的代价嘛当然你也可以不去吃那点苦,运气好的话一样会幸福,况且幸福与否全在自己的感受,不过爸爸想:那概率会小得多,再者,自己将来要过什么样的生活,是否曾清晰的想过呢,爸爸要你选择的那种生活方式,只不过你没有认真想过,更不要说把它当作努力的目标了这一点若想清楚了,一定会给你现在的学习增强动力有了强劲的动力,学习就不会觉得苦了
      考上考不上大学那不是目的,要意识到自己在高三这最后一学期的学业是必需要做好的一件事,就象走路的人必需要不断迈动左脚右脚,左脚,右脚,才能到达目的地一样,人生也是如此,紧要处不过只有几步,但必须走对的,否则,将来想挽回,那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
      人必有自己都意想不到的巨大潜能,爸爸相信你一定会利用好这种能力的
      爸爸也不担心你学习本身的能力,却担心你自己对待获取幸福的那种心态的能力是的,心态也是一种能力,快乐地去做一件自己并不喜欢甚至有些令人烦令人恶心的事,更需要这种能力爸爸相信其实你是更有这种能力的只不过爸爸曾经给你的物质的和精神的满足感太多了,面对一点点苦的快乐心态便被潜藏了起来,该到把它从心底里提取出来的时候了一定能够提取出来的因为在你们那些课业的知识里埋藏着太多的希望和幸福的种子
      预祝女儿会以优异的成绩快乐地完成高三最后的学业让自己的心灵成为指点自己希望的观世音
      给高三女儿的一封信的补充
      "快乐地去做一件自己并不喜欢甚至有些令人烦令人恶心的事,更需要这种能力"这样说,做起来确是很难,现在的年轻人更喜欢说或做自己感兴趣的事,但感兴趣与否,这样的一种心理,想来,应该是可以再商榷的,因为有时很难说自己真正感兴趣什么,不感兴趣什么,这里有个欲望,希望,或目标的因素,比如一个孕妇,先前不愿吃,不爱吃的东西,为了孩子也会去吃,未来孩子的健康便是希望或目标有时对一件事,未做之前觉得感兴趣的,真做了以后也未必一定感兴趣,原本不感兴趣的,做了并做好了,渐渐有了兴趣,成了一辈子的爱好也说不定这里强调的是"能力",孩子会觉得自己有"这种能力",并被亲人或他人特别强调而高兴,于是,当她继续做下去而有所收获时,心里就会建立起:"这种事都能做得好,还有什么事做不好"的自信,这种自信心的建立,,对孩子一生都有用
      ——强子批语:怎么都来这一套,脑残家长,还好意思“发表”。让你女儿看到骂你个弱智。呵呵。亏得俺没上高三。
      好牧人记得这一日
      今天是腊八,腊七腊八冻掉下巴,可谓一年中最寒冷之时,大地上没有一点绿色,羊吃不到青草,好牧人心情沉重,祈祷春天早日到来
      好牧人知道在未来的远方,羊们一定会有自己快乐的好时光,因为羊们在其心灵深处,在贫瘠的冬日里,在皱褶的大地上正在坚韧地孕育着希望
      羊们知道好日子不能只靠好牧人,因为时光总要更迭,春夏秋冬总要在大地上往复,好牧人无力改变这亘古的常道
      好牧人只可在目下腊八的日光中,遥祝其诞生时的荣光,那是母腹中探出头来窥视自然光明的新生命的一刻,好牧人记得这一日
      冬日寒冷的目光已渐渐逼近春天的暖妆,羊们在以后的时日里不要忘了为自己的向往储备下坚持的好时光
      好牧人也将努力,为亿万春光创造更大的希望,播下一片青青草,在未来回望的感慨中舒心的微笑
      ——强子批语:这说的是啥呀,是说大爷呢吧?不懂。
      闲聊宗教3
      1如果从广义上说,儒家也算一宗教的话,那么这一宗教就显得非常独特和有意义了,首先它所截取的是人在此岸时如何摆列好自己的位置,,即君君臣臣之类,有些位置是可置换的,有些则完全不可置换,如君臣,父子等原来是臣的,可能会成为君,是子的早晚可能做父,而夫与妻,母与子男人与女人就不能置换了,不过现如今做变性的就只能另当别论了
      2不过总的来说,儒教把人在此岸中这么一摆列,也就都能规规矩矩各为纲目了,在此基础上儒教才让人再存浩然之气,自强不熄,让人在此岸中皆有担当,过好在此岸中的一生了
    &

第六十二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