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零一章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2/2页]

民国大文豪 薪越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爷,才能继续过上纸醉金迷的奢华生活,如果是以前的陈白露,恐怕会如此选择。
      但小东西死了,她在这个世上看不到希望,更不愿意沉沦到黑暗之中。
      于是,她选择在日出之时结束自己的生命,服用安眠药自杀。
      当观众看到小东西被逼死的时候,充满了愤懑和悲痛,可当陈白露死去的时候,观众却沉默下来,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没有那种畅快的宣泄感,而是极度的压抑。
      对于这些上海滩的中产阶级来说,剧中的情节他们很熟悉,甚至就发生在他们身边,上海滩的交际花不计其数,他们也会逢场作戏。
      可他们从来没有考虑过交际花的感受,也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
      陈白露为什么而死?
      她是被这个社会逼死的。
      在中,小东西被逼死了,小职员黄省三被逼疯了,陈白露同样被逼死了。
      这是一个怎样的社会?
      在话剧的结尾,方达生迎着太阳离开了,把黑暗留在了身后。
      观众的反应和观看完时完全不同,他们没有鼓掌。
      这出话剧的确触动了他们的心灵,但因为划得太深,让他们感觉到了痛,这不是他们想看到的戏剧,这就是他们的生活。
      因为太真实,所以他们觉得害怕。
      正如洪慎担心的那样,目前国内的观众还很难接受这样现实主义题材的悲剧,从观众的反应看,的公演算是失败了。
      只有一些话剧界的观众热烈的鼓掌,作为一出现实主义题材的话剧,是不容置疑的经典。
      然而,或许是太过超前,观众还没有做好准备。
      公演在沉默中结束了。
      和观众的反应不同,第二日,报纸上对赞誉有加。
      特别是一些倾向于进步的报纸,认为和鲁讯的一样,都揭示了这是一个“人吃人”的社会,需要进行革命。
      以郭沫偌为首的创造社也为唱起了赞歌。
      还有人从话剧本身来分析,认为长达三个小时的,标志着中国话剧走向了成熟,这是一部现实主义的杰作。
      在舆论的吹捧下,仍然有观众前去上海新舞台观看,不过和前一批观众一样,都被虐的没有言语了。
      于是,这部话剧在上流社会传播开来,当然不是什么好名声。
      他们每天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谁没事愿意去看一出自己的生活,然后还被郁闷的不行。
      没有继续火爆下去,因为上座率不高,上海新舞台在半个月后停止了的演出。
      事情传到北平,在新文学的发源地,却得到了热烈的追捧。
      周作仁拿着的剧本给鲁讯看,他们都知道曹愚就是林子轩。
      原本林子轩向着胡拾靠拢,和周氏兄弟有些疏远,鲁讯觉得林子轩研究太过暮气,和时代潮流脱节。
      但改变了他的看法。
      他认为林子轩能够如此深刻的剖析自己的生活,甚至是把心挖出来给人看,这一点,很少有人能做得到。
      能够写出,至少说明林子轩是个真诚的人。
      a
      a

第一百零一章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2/2页]